本周,華夏、博時、銀華3家公司旗下的中證央企結構調整ETF聯接基金同時開售,募集時間均為10月15日至11月9日。業內人士表示,央企ETF聯接基金有望成為對接投資者和國企改革價值體現的橋梁。
3只ETF聯接基金跟蹤標的皆為中證央企結構調整指數。該指數以國務院國資委管轄的約30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為待選樣本,選取較具代表性的100只企業股票加權計算構成指數,反映了中央企業結構調整板塊在A股市場的整體走勢。
諾亞研究工作坊研究員褚志朋表示,從認購資金看,央企結構調整ETF的資金來源由兩部分構成:公開募集的社會公眾資金和上市央企股份換購ETF份額,這意味著上市央企可以利用所持股份換購ETF份額,而ETF份額流動性高、質押方便,便于盤活資產,補充流動性。
博時央調ETF聯接基金擬任基金經理趙云陽表示,結構調整指數是一只代表未來的指數,在設計和選樣時更加注重向戰略新興產業傾斜。ETF聯接基金投資門檻低、形式便利,是較好的分享央企改革投資紅利的配置工具。
博時基金認為,從投資機會來看,央企結構調整指數具有三大投資價值:首先,指數聚焦實體經濟,成份股位居核心龍頭地位,估值水平處于戰略性底部區間;其次,指數行業結構凸顯戰略新興產業特征,更加注重向戰略新興產業傾斜;第三,今年以來投資于A股市場的增量資金達1700億,在央企結構調整指數中,接近30只成份股成為陸股通資金重點追逐的對象,成份股受到外資追捧,充分體現了陸股通資金對于優質央企的信心。
從3家推出央企ETF聯接基金的管理人看,華夏、博時、銀華3家公募皆實力不俗。
華夏基金擁有豐富的ETF管理經驗,于2004年推出我國首只ETF——上證50ETF。目前,華夏基金管理權益類ETF共11只。截至三季度末,華夏基金旗下權益類ETF管理規模714.9億元,市場占比26.6%。
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成立于2009年,是公募基金行業最早組建的量化團隊之一,內分4個投資研究小組,分別負責指數及增強、ETF產品、主動量化、衍生品等方面的投資研究。
銀華基金也以豐富的被動化投資管理經驗和突出的交易型基金管理能力,為銀華中證央企結構調整ETF聯接基金的運作提供實力保障。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