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由中銀國際證券和川谷金融科技聯合主辦的“中銀國際證券2018私募高端私享會暨川谷第六期私募對接會”成功在北京舉辦。會上,來自數十家私募基金的“掌舵人”匯聚一堂,一同探討私募行業的發展方向,對當下的市場進行全方面的解讀。
近年來,私募基金行業飛速發展,眾多私募機構如何在濁流狂涌的市場環境下殺出重圍?在市場更加多元化的今天,私募機構與其他機構之間的有機合作該以何種方式“打開”?在眾多私募管理人的獨立演講、圓桌會議等形式的深度分享中,我們似乎能夠找到答案。
中銀國際證券財富管理部與網絡金融部總經理王衛在會上表示,中銀國際證券從2002年成立至今,16年的時間里始終堅持以專業能力為客戶創造恒久的價值,因時而動、因勢而為、因客而變,成功搭建了一個成熟開放的產品體系。近年來,私募行業快速擴張,中銀國際證券與私募機構的合作也是大勢所趨。
王衛表示,中銀國際證券也一直在通過私募實盤交易大賽等形式篩選優質的合作伙伴,做出更好的產品。“其中一些管理能力突出私募機構,能夠在我們的整個篩選過程中脫穎而出,我們后續會看他們能否達到中行的標準,在做好相應的規劃后,以綠色通道的方式推薦給中國銀行,我們希望能夠幫助這些私募機構夠擴大規模,實現我們集團銷售的體量最大化。”
本次會議的主辦方之一川谷金融科技董事長孫嘉,在會上就《專業基金研究助力行業發展》為題發表精彩演講,在會場博得陣陣掌聲。孫嘉表示,私募機構等財富管理行業在近幾年的快速發展,也使得行業的痛點逐漸顯現?;诖?,為解決私募機構和高凈值人群需求的X-Fund基金綜合研究分析系統應運而生。
談及行業痛點,孫嘉表示,目前幾乎所有的金融機構(包括券商、銀行、信托、期貨、保險、基金)都面臨這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即在機構合作上我們要選擇哪一家公司。孫嘉分析稱,目前很多機構在選擇私募基金時仍是按照硬性的指標制定白名單,但是對于其他更重要的,比如工資表和交易明細內規分析等指標卻沒有考核的權重。他認為,金融機構之間的良性合作,需要雙方有更多深入的了解,這也是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
中國銀行北京分行財富與私人銀行部張博鷗,隨后在會上介紹了中國銀行業務合作的白名單。張博鷗分享稱,中國銀行對其合作機構的遴選機制主要包括四個流程:根據機構提供相關的定價報告形成初步的報送材料;中國銀行總行對相關機構的現場路演進行初步評價;中國銀行總行專職評選委員會及各個主線的負責人對產品做最終的評定;在中國銀行的平臺上,兩者之間就該產品形成合作。
張博鷗還表示,中國銀行的白名單審核標準之外,特別希望一些經歷過歷史考驗的私募機構能夠尋求彼此的合作,在策略有效的前提下更傾向于策略復雜度低的產品,以在后期的客戶維護和凈值波動時降低相關的風險。另外,上述考核機制十分看重合作機構的基本面信息,會綜合考量該機構的各個指標,而不是僅考察產品的收益率。
隨后,與會的多家私募管理人以圓桌會議的形式展開探討,圍繞“凜冬之際私募機構如何破冰”和“去債務化可能的路徑和應對策略”兩個主題,從自身私募基金的合作方式和對產品的運營思路出發,為現場參與人員奉上了一場視聽盛宴。參加本次會議的私募機構包括中郵永安、渤海匯金、和聚投資、星石投資、華潤元大、格雷投資等30余家私募機構。
會上,就投資者十分關心的A股走勢,各位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在會上展開熱烈討論,一同展現各家私募機構的真知灼見。多位私募機構掌舵人均表示,就今年四季度以及明年年初的行情來看,在股市的配置上還是應該更加謹慎,但是上證50的成分股在今年以來的盈利情況仍有保證,投資者對于市場不必過于悲觀。
而對于量化策略的產品而言,多家私募機構均表示,震蕩行情是給了這些產品異軍突起的機會,量化模型更敏銳地捕捉到市場反彈的機會。
作為一家專注于量化投資的專業私募機構。黑翼資產認為,縱使今年股市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出現了比較大的調整,但而CTA策略的產品與股市相關性很低,基本不受影響,而市場波動率的增加反而更有利于CTA策略操作。今年以來CTA策略整體表現優異,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對于未來,中美貿易摩擦的長期不確定性猶存,黑翼資產表示將繼續看好CTA策略產品的發展。
外資私募惠理基金認為,全球性遭遇放水但物價水平卻沒有相應的上升,其背后的原始是錢大多數是在金融體系或者是地產中空轉。伴隨著全球貧富差距擴大,波動率加大,股票多頭Alpha獲取難度在加大?;堇砘鹫J為:“中國是股票多頭獲取alpha的沃土,A股是去杠桿更充分的領域,相比于港股更看好A股,同時其表示海外資金同樣看好A股的投資機會。”
和聚投資在會上表示,和聚投資今年以來增加了對周期板塊的配置,具體的方向是受益于供給側改革的相關行業。對于A股市場在今年四季度及明年的表現,和聚投資認為目前A股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底部位置,目前“估值底”與“政策底”都已經十分明顯,下一步會繼續尋找安全邊際較高的個股,以及被市場嚴重低估中小市值的個股。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