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曹雯璟
在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發布一個月后,跟蹤該指數的首批9只雙創5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昨日正式發行。證券時報記者從渠道方了解到,截至昨日下午5時,合計認購已近150億元,其中,華夏、南方基金旗下產品募集分別超50億元、30億元,雙雙超過募集上限。
9只雙創50ETF
昨大賣150億元
首批9只雙創50ETF均選擇限額發行,募集上限為30億元或35億元。根據招募公告,南方、招商、嘉實基金發售僅限昨日,而易方達、華夏、富國、華寶、銀華、國泰基金則將發售三日。
截至昨日下午5時,全市場認購近150億元,其中,華夏、南方基金旗下產品募集分別超50億元、30億元,雙雙超過募集上限。
一位渠道人士指出,昨日雙創50ETF發行還不錯,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發行方基本都是頭部基金公司,渠道銷售資源、能力都很強;其次,這些頭部基金不少產品采取了重量級的基金經理,具有市場號召力和品牌吸引力;第三,雙創50指數橫跨創業板和科創板兩大市場,科技含量更高、成長性更強,市場看好科技創新,最優質的科技創新企業正在向科創板、創業板匯集。
記者發現,各基金公司已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派出了資深基金經理。如華夏中證科創創業50ETF擬任基金經理徐猛、華寶中證科創創業50ETF擬任基金經理胡潔、易方達中證科創創業50ETF擬任基金經理成曦任職時間均超過5年,徐猛、成曦的管理規模分別超過800億元和500億元。
年內新發ETF達138只
同比翻倍
截至6月18日,今年新發行的ETF產品達138只,不僅較去年同期69只翻倍,且已超去年全年ETF發行總數。從規模來看,今年ETF總發行規模達705.90億元,較去年同期591.63億元增長了20%。從單月來看,107只基金在本月開始發行,其中有20只為ETF產品,而去年同期新發行ETF僅4只。
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總監梁杏認為,在前兩年的結構性牛市中,市場熱點此起彼伏,ETF的資產配置價值進一步得以凸顯。從去年開始,各大基金管理人都積極布局了一系列ETF產品。ETF這種工具型產品的市場需求是比較大的,而且往后看還會不斷擴大。由于布局較多,獲批節奏相對密集,發行節奏也就比較密集。
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認為,ETF數量爆發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近年來在滬深證券交易所引導下,基金行業開展了大量投資者教育和宣傳工作,使廣大投資者認識了ETF這個產品類型,同時ETF也確實具備交易便捷、風格清晰、費用低廉的特點,從而充分激發了投資者對于優質ETF的需求,基金管理人也積極推出更多產品。
從產品申報情況看,截至6月18日,今年以來遞交申請材料的ETF產品多達169只,其中,139只產品已被受理,100只產品獲批。證監會產品上報信息顯示,5月以來,一批新ETF產品上報,涉及電池、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虛擬現實、旅游主題、光伏產業、衛星導航產業、智能汽車等領域。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