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益類基金頻現爆款,“固收+”基金吸金無數,創新產品層出不窮……2021年,并不是公募基金業績最“出挑”的年份,但在公募基金發展史上,2021年注定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一年,投資者借道公募基金大量入市,公募基金發行在保持高速度基礎上,突出主線、體現創新。公募基金總規模達25.3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截至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總市值5.72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8.31%,為近十年來最高水平,市場話語權持續提升。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公募基金承載居民投資理財的巨大需求,親歷資本市場生態優化的正道滄桑,這艘“艨艟巨艦”長風破浪,直濟滄海。
新發基金規模逼近3萬億元“大關”
今年以來,新發基金規模攻勢犀利:1萬億元輕松超越,2萬億元很快擊破,進入12月,仍在持續進擊。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新發基金規模達2.9萬億元;全年新發基金規模逼近3萬億元大關。
雖然2021年的交易日所剩不多,全年新發基金規模大概率難以超越2020年3.16萬億元的歷史最高值,但逼近3萬億元的新發成績單,在公募基金歷史上同樣是一座“高聳入云的山峰”。
公募基金持續發力,帶來行業生態、市場生態的多重變化。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37家;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A股總市值5.72萬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8.31%,兩項核心數據同步上行,為近十年來最高水平,公募市場話語權持續提升。
“一是機構化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二是公募基金進入健康發展軌道;三是當前整體利率水平相對較低,市場期待較高收益水平投資產品,相對銀行存款有更高收益水平的公募基金成為熱門選擇。”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說。
主線清晰創新不斷
2021年的公募基金行業還有更鮮明的特點。
截至2021年11月末,公募基金總規模為25.3萬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規模8.7萬億元,較年初分別增加4.8萬億元和1.9萬億元,權益類基金占比從2019年初的17.6%升至35.4%。權益類基金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新發基金方面,可以清晰看到權益投資興盛這一行業發展主線。中信證券表示,截至12月6日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發基金中權益類基金占比超七成,比例進一步提升,為2016年以來峰值。含權益類基金對新發基金的貢獻進一步增強。2021年新發基金中,含權益類基金(以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粗略估算)規模1.97萬億元,占新發基金72%,超過2016年至2020年的35%至65%區間。
興證全球基金總經理莊園芳認為,注冊制改革全面深入推進、公募基金逐步成為普惠金融的典范、資管行業回歸主動管理本源、居民資產從不動產向權益類資產轉移、公募基金賺錢效應凸顯以及利用新媒體積極開展投資者教育等方面共同推動了權益類基金大爆發。
與此同時,“創新”成為2021年新發基金的一大特色。今年以來基金市場推出了公募REITs、公募MOM等結構創新產品,還推出了量化增強ETF等策略創新產品。在主流賽道機會明顯的結構性行情之下,新能源、光伏、半導體、ESG、“專精特新”等主題產品密集發行,“固收+”和FOF(包括FOF-LOF)新發規模創出新高。此外,北交所主題基金“橫空出世”,為投資者提供了優質投資工具。
富國基金總經理陳戈表示,監管部門積極引導公募基金參與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從科創板、新三板精選層,到北交所,再到公募REITs等,不斷提升公募基金投資管理水平和產品創新能力。
國泰基金總經理周向勇稱,近年來公募行業發行的創新產品,都是在監管機構的大力支持下,基金公司努力設計滿足投資者需求的投資工具的成果,是資管行業實現堅持“以投資者為中心”產品戰略的必經之路。
潮平風正揚帆遠行
展望2022年,公募基金在新基金產品線上的布局將持續推進。
匯添富基金表示,公司明年的產品布局將堅持把握兩條主線:一方面,將打造風格清晰穩定、長期業績優異的產品線,繼續豐富權益類和固收類底層資產;另一方面,匹配資管新規凈值化轉型需求的產品,為客戶提供包括基本面對沖策略、“固收+”、權益類FOF等策略資產,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
廣發基金更是信心滿滿:希望在任何市場環境下都能為投資者提供優質投資工具。2022年將遵循“全面均衡、突出主線”策略,綜合推進主動管理、FOF、指數等產品布局。
國泰基金明年的產品布局戰略則可以概括為“攻守兼備”:在延續戰略布局思路的同時,更加注重老產品持續營銷。
對于一些行業痛點,公募基金行業勇敢直面并著手解決。
朱雀基金總經理梁躍軍表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問題一直存在,不能簡單地把問題歸結為投資者不成熟。“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產品層面做出調整,產品委員會決策專戶和公募未來主要發行有封閉期的產品。發行封閉期產品對銷售會有一定挑戰,短期可能影響產品規模,但要把為客戶賺錢和良好的投資體驗放在首位,不以規模為導向。在市場火爆、投資者追捧時,也會主動控制產品規模。”梁躍軍說。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