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十四五”開局之年,私募行業成長十分迅速,頭部梯隊陣營再擴容,取得了“雙百”成績,量化私募成為了行業年度“黑馬”。
多位專家表示,2021年是中國私募市場變革最大的一年,在居民儲蓄搬家和市場結構性行情背景下,資金持續涌入,助推全市場管理規模迅速提升。其中,量化私募的表現尤其亮眼。展望2022年,中國私募市場的前景將更加廣闊。
百億元級私募
擴容至104家
近日,又有1家私募躋身百億元級陣容。截至目前,國內證券類百億元級私募數量增至104家,意味著在歲末年初之際,證券類私募取得了名副其實的“雙百”成績。
多位專家表示,百億元級私募陣營再度擴容,一方面是資金優中選優和行業“二八”分化的必然結果,尤其是結構性行情下,基金業績分化明顯,投資理念成熟、長期業績優秀、風控能力較強的私募管理人更易獲資金青睞;另一方面,隨著人均收入提升,居民可投資資產不斷增長,疊加房地產投資受政策影響,居民投資理財需求迎來從實物資產向權益類金融資產轉變的高峰。總體上看,中國資本市場的賺錢效應愈發明顯,吸引力大幅提升,更多投資者選擇通過購買基金來參與資本市場投資。
與此同時,根據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2.45萬家,管理基金數量12.15萬只,管理基金規模19.73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9023家,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7.49萬只,存續規模6.1萬億元;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1.5萬家,存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3.06萬只,存續規模10.51萬億元;存續創業投資基金1.39萬,存續規模2.26萬億元;私募資產配置類基金管理人9家,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531家。
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曾衡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2021年是證券類私募蓬勃發展、頭部梯隊擴容明顯的一年,百億元級私募數量擴充至104家,刷新歷史紀錄。盡管A股市場波動較大,投資難度明顯提升,但私募行業迎難而上,發展提速。一方面得益于私募管理人轉型較快,積極調整股票資產配置;另一方面是因為量化私募表現亮眼,助力百億元級私募陣營發展壯大。
匯鴻匯升投資首席投資官張輝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1年百億元級私募機構數量不斷增加,管理規模迅速擴大,一方面受益于居民財富結構的逐漸變化,高凈值人群對流動性較強的金融資產配置需求逐漸釋放;另一方面,在A股結構性行情背景下,機構投資者表現出了較強的超額收益能力,為廣大投資者帶來了豐厚回報,也為全市場管理規模提升打下了良好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在104家百億元級證券類私募中,前三季度有業績記錄的共計78家,整體收益率為8.31%,具體來看,5家收益率超過30%,4家收益率介于20%至30%之間,12家收益率介于15%至20%之間,38家收益率介于0%至15%之間,19家收益率為負。其中,在排名前十的榜單中,量化私募占據了7家;排名前三的均為量化私募,分別是鳴石投資、天演資本和玄元投資。
26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
年內全部取得正收益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存續規模邁上6萬億元臺階,量化私募功不可沒。
2021年,量化私募選股優勢顯現,全市場整體管理規模快速擴容,目前市場存量約有5000億元管理資金。其中,百億元級量化私募數量增至26家,且年內全部取得正收益。
專家認為,國內量化行業才剛剛開始,未來發展空間很大。得益于金融科技賦能,量化私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
事實上,量化私募大熱很大程度上歸結為指數增強基金的崛起。2021年春節假期后,A股市場開始調整,疊加對沖成本提升,股票市場中性策略產品遭遇回撤。在這種情況下,有百億元級量化巨頭推出“零贖回費”政策,而指數增強基金動輒20%以上的收益,更是吸引了大量投資者入場。
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初,百億元級量化私募年內平均收益為18.61%,全部實現正收益。其中,9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年內收益超過了20%,更有鳴石投資、天演資本、佳期投資、世紀前沿資產年內收益超過30%,分別為37.12%、36.08%、33.42%、31.31%;13家私募年內收益介于10%至20%之間,另有4家私募年內收益低于10%。
業內人士認為,2021年是量化私募發展的大年,新銳百億元級量化私募不斷涌現,老牌量化私募也迎來了規模的急速增長。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備案數量居前的私募均為百億元級量化私募,其中最多的一家年內新增備案基金數量超400只。
中信證券認為,2021年量化策略的業績表現呈現兩大特征:一是中證500指數增強策略表現超越主動權益策略;二是從中證500增強基金的超額收益來看,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的差距顯著收窄。這主要緣于私募基金規模快速上升,一定程度上攤薄超額收益空間。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