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安仲文
2022年開年后的新發基金市場,并未取得預期中的“開門紅”。與前兩年相比,今年開年后基金發行可謂慘淡,不僅未現一日售罄,大部分基金募集情況稍顯吃力,只有屈指可數的基金迎來單日10億、20億元的認購資金。
新發基金為何開年遇冷?這或與開年基金募集策略有關。實際上,每年開年的基金發行情況,都受前一年全年基金業績情況影響,這也是投資者大規??偨Y得失、獲取前一年基金業績情況的關鍵時間段。在此背景下,許多基金公司希望利用這種業績宣傳高潮階段,在每年1月初推出新產品,搶占時間點。
這種策略曾屢試不爽,受2019年、2020年的小牛市,以及A股基金業績利好影響,許多基金公司都在2020年初、2021年初新基金發行上取得驕人戰績。但是,2021年的A股“繁榮”與2019、2020年的“繁榮”存在明顯差別,基金業績方面也是此繁榮非彼繁榮。2019年、2020年A股基金幾乎是主流基金、主流基金經理展示主流投資者優勢的一年,2021年的A股基金卻存在顯著的市場分化,獲得業績優勢的基金經理、基金公司并非傳統意義上的主流機構,相反,2021年是許多主流機構、主流基金經理難受的一年。
“主流”意味著擁有更大的資金規模,以及更大規模的用戶群體。主流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業績表現平平,將抑制潛在投資者開年購基熱情,這與2020年初所總結的2019年繁榮、2021年初所總結的2020年繁榮完全不同。
在此背景下,甚至包括一些在2021年具有業績優勢的明星基金經理所掛帥的產品,在開年募集中也未能實現開門紅,但這種情況主要集中在“雙基金經理”擔綱的新發基金上。此外,那些暫時只能證明在2021年業績優秀,而在2020年、2019年缺乏類似業績的基金經理,在今年開年也遇到銷售吃力的問題。
少部分成功突圍的新發基金,恰恰存在導致其例外的特殊因素。陸彬管理的匯豐晉信研究精選首日募集超20億元,馮明遠的新基金在1月12日開售半小時后獲超10億元資金認購。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基金經理連續三年的業績情況相關。陸彬、馮明遠所管理的核心產品,此前連續三年都取得超高業績,顯示出基金經理對不同年份股票風格變化具有較強的適應性。
不少主流基金經理連贏2019、2020年兩盤,卻在2021年臥倒,深刻影響了投資者的購基心態。種種跡象顯示,基民在業績分化背景下,對基金經理業績連續性的關注已大幅強化。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