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思文
近年來,在銀行理財凈值化的大背景下,投資者對小幅波動的忍受度提高,疊加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下行趨勢,“固收+”基金憑借穩健收益、嚴控回撤、注重投資者體驗等特點,成為市場熱點。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7月末,全市場1151只“固收+”基金管理總規模接近1.8萬億元。
面對變幻的市場,“固收+”基金經理們如何為投資者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追求更具確定性的收益?
民生加銀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監謝志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具體投資過程中,我會將倉位分成不同部分,隨著行情的演進逐步進行布局,且很少做偏離評估預期的極端配置。”
謝志華認為,符合第三方平臺嚴格指標體系的產品才是有生命力和競爭力的產品。“如短債產品要做精做細、強化研究,一手抓防風險,一手抓策略,做好品種策略、關鍵時點的把握,純債產品則以穩健為主,不做信用下沉,風格不偏激。而產品收益的獲取,主要是通過對于市場的判斷靈活調整組合久期,在不同債券品種之間做性價比的選擇。”
而對于“固收+”投資來說,如何在控制波動的同時把握好“+”收益,始終是一大投資難點。今年以來市場持續波動,操作難度加大,置身其中的投資人,往往必須在波動中,既有快速靈活的調整,又有臨危不亂的鎮定。
“面對客戶對固收+產品的訴求,必須考量四個層面的投資問題。”民生加銀聚利6個月混合基金基金經理孫磊對《證券日報》記者稱,“第一個層面是戰略資產配置,即從客戶合意的風險收益特征得出大類資產配置的長期策略,第二個層面是戰術資產配置,基金經理必須做某一輪經濟短周期層面股債甚至轉債三大類資產的主動管理。第三個層次是對某一類資產內部的結構進行主動管理。第四個層次是考慮是否需要提供某一種風格的產品,以滿足客戶需求。”
對于當前市場環境,孫磊對記者表示,在短周期層面,目前金融周期的底拐點已經出現,這既是信用創造的底拐點,也是剩余流動性的底拐點。同時,權益資產估值水平達到非常低的水平。這種情況下,大類資產的基調可以認為權益資產具備價值優勢。而純債資產則是相反的過程,如果后續的經濟增速底拐點出現,短周期將進入下一個小階段,無風險利率的獲利概率將會大幅下降。
(編輯 張明富)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