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則傳聞擾動公募行業。例如,前不久某新基金突然停止銷售,原定管理基金的某明星基金經理最后黯然離職。該事件引發各方議論,多種版本的傳聞快速傳播。然而,當事的基金公司選擇了沉默。
“冷處理”似乎已成為基金業應對傳聞的主要方法。在業內人士看來,面對傳聞,基金公司如果一味沉默將使投資者更加迷茫,增加其投資的不確定性?;鹗荜P注度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基金公司應加強聲譽風險管理,以合適的方式及時回應投資者的關切,避免傳聞過度發酵,損害公司及行業形象。
面對傳聞投資者不知所措
隨著基金“飛入尋常百姓家”,基金行業的一舉一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前不久,擬由某明星基金經理管理的新基金正在火熱發行,但一則傳聞讓基金發行陡然生變。有傳聞稱,部分渠道建議停止銷售基金。一時間市場議論紛紛,出現了多種版本的傳言。
從該事件的發展情況來看,該新基金倉促地提前結束募集。幾天后,該基金宣布成立并增聘新的基金經理。最終,原定管理該基金的某明星基金經理也因個人原因離職。
自始至終,當事的基金公司未給出相應的解釋。因而,對于某明星基金經理的離職,相關傳言甚囂塵上。
從基金銷售平臺討論區來看,不少投資者感到不解。有投資者直言:“因為是某明星基金經理管理,我才買這個基金。為什么基金成立僅幾天時間,基金經理就換人了。”也有投資者表示很無奈:“看了很多傳言版本,基金經理到底是因為什么離職,所在公司至今沒有任何明確的說法。”
應及時給投資者一個說法
當事的基金公司為何選擇“冷處理”?滬上某基金公司營銷人士坦言,多說多錯,不如不說。“對于一些傳聞或者負面事件,基金公司很難進行解釋。保持沉默是最安全的做法,因為后續輿論演繹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對此,華南某基金公司的營銷總監深有同感。他說:“目前品牌營銷的工作更多是‘滅火’,希望大家減少關注。如果出來回應,倘若措辭不合適,事件或將進一步發酵。”
當事的基金公司選擇了“安全操作”,那么,誰來對投資者的利益負責?“資管行業的本質是‘受人之托,代客理財’,信任是資管行業的基石。有些傳聞影響較大,基金公司應當給投資者一個說法。”滬上某基金行業研究員說。
不過,在某資深基金從業人士看來,在眾多資管機構中,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相對比較規范與完善。例如,基金會定期披露季報、半年報以及年度報告。在上述報告中,基金的具體運作信息都有披露。
“如今公募基金規模已突破26萬億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把公募基金當作資產配置的產品。作為普惠型金融產品,基金公司信息披露的范疇不妨進一步擴大,對投資者關切的事情應及時作出回應。”在上述人士看來,基金公司在信息披露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度的把控。這要求基金公司建立嚴格的內控制度,進行適度的信息披露。
多家公司已建立聲譽風險管理制度
事實上,基金行業的聲譽問題已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重視。今年4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兑庖姟窂娬{,推動基金管理人加強品牌建設與聲譽管理,致力打造“百年老店”,堅持講情懷、守專業、正理念。
今年6月,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基金管理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試行)》(下稱《指引》)。根據《指引》,基金管理公司應將聲譽風險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聲譽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有效防范和控制聲譽風險,妥善處置聲譽事件,減少對投資者造成損失和對行業造成負面影響。
在上投摩根基金副總經理郭鵬看來,將聲譽風險管理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在行業層面,旨在維護投資者對基金和行業的信任;在公司層面,有利于防范聲譽風險和保護品牌價值。
記者采訪發現,多家基金公司已開始搭建聲譽風險管理制度。從進展來看,有的基金公司仍在討論具體細則;有的基金公司已基本上搭建完成,正在走流程;有的基金公司此前已建立聲譽風險管理制度,目前正根據《指引》的要求進行修正。
中歐基金表示,公司總經理牽頭負責聲譽風險管理工作,從事前、事中及事后三個維度出發,建立了全方位、全流程的聲譽風險管理制度。此外,中歐基金還設置了新聞發言人,旨在從制度層面完善公司聲譽風險管理體系,將聲譽風險管控落實到各環節,強化對于聲譽風險的事前評估,提升應對風險事件的能力,增強全體員工對于聲譽風險的認知。
德邦基金透露,《指引》出臺后,公司在第一時間根據要求修訂了《公司章程》,明確各層級在聲譽風險管理工作上的責任分工,并起草了聲譽風險管理制度。另外,結合目前互聯網及自媒體的發展情況,進一步完善了公開言論審核監督機制,健全了聲譽風險的考核和問責機制。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