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近日,隨著民生加銀、中金基金和中信保誠等多家公募旗下相關產品清盤,月內已有超過10只(A/C分開計算,下同)公募基金因觸發合同約定而被動清盤。Wind數據顯示,年內清盤基金數量逾200只,且多數為迷你基金。
多位公募基金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行業頭部效應持續影響下,中小型公募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這些公司旗下相關產品運行也受到很大影響,導致長期以來“重首發、輕持營”的現象愈發明顯,有的基金成為“迷你基”。
有基金設定清盤資產
不低于2億元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有超過200只基金清盤。9月份以來又有逾10只產品清盤。《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多數基金清盤的主要原因為“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屬于被動清盤。
不過,也有極少數基金清盤的原因是,雖然觸發合同要約,但資產凈值并非均是低于5000萬元。有業內人士表示,基金清盤觸發合同要約,主要看合同約定資產規模是多少,有些產品在成立時便將資產規定在5000萬元以上,而并不是所有清盤基金均非因“迷你基”才被清盤的。
例如,近日,南方全球精選債券發起(QDII)基金發布清盤公告,因觸發合同中約定:“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3年后的對應日,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2億元人民幣(美元折算為人民幣),基金合同自動終止,且不得通過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延續基金合同期限。”
九泰基金副總裁王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基金是否觸發清盤條件主要看合同約定,在未有明確約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上報整改方案維持運作,除非有些特殊情況需要清盤,例如出現整改期間召開持有人大會投票始終不通過等。
北京某公募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期獲批的大多數新產品合同中都規定了“連續5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就會觸發自動清盤條款。
迷你基金加速離場
或成趨勢
近年來,迷你基金雖然離場有所加速,但從目前還在運行的基金情況看,其數量依然居高不下。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在運行還未清盤的迷你基金數量高達近千只。
王泳告訴記者,近年來,迷你基金數量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子在于,一是行業頭部基金公司優勢更加明顯,中小型公司生存空間不斷被擠占,大公司憑借資源優勢在渠道進行銷售;二是基金發行渠道的銷售考核機制仍然是“重首發、輕持營”,新產品通常在成立3個月后便面臨大量且持續贖回壓力,持續營銷難度較大;三是線上銷售占比不斷提高,客戶群體以趨勢性投資者為主,被流量吸引追逐“明星產品”,進一步加劇頭部化效應。
迷你基金何以難以清盤?在多位公募基金人士看來,公募對迷你基金的“清與不清”均有顧慮。一方面在于清盤會對新產品營銷產生消極效果,另一方面則是迷你基金數量較多也會對新產品申請產生直接影響。
王泳表示,迷你基金持續運行不清盤是行業歷來的通行做法,因為每只產品的首發滿足2億元是成立的前提條件,且首發的營銷成本相當高,因此,公募機構對迷你基金能保盡保,迷你基金在特定時候也會出現規模攀升的情況。
整體來看,公募對迷你基金的“清與不清”有所犯難,但對于迷你基金的加速離場趨勢看法則是一致的。
王泳表示,近年來,監管考慮到新產品審批速度不斷加快、老產品合同條款存在瑕疵等原因,相對鼓勵行業主動對迷你基金進行清盤。同時,加速迷你基金清盤有助于產品棄陳推新、良性循環。
北京某公募基金人士也表示,現階段,基金發行數量大幅提升,行業規模快速增長,但基金產品經理管理能力的不平衡現象也凸顯出來,例如迷你基金數量偏多問題就比較明顯。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基金公司對于產品的發展方向要做出深刻思考,更加審慎合理布局。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