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以來,A股市場迎來一波強勢反彈。不過,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由于前期市場低迷,股票私募的銷售情況依然不佳,整體上,又到了好做不好賣的階段,業界則期待市場進一步回暖。與此同時,一些前期低倉位觀望的私募已悄然加倉,業績出現了反彈。
私募產品不好賣
“10月中旬我們開始做新產品發行計劃,當時和一家渠道溝通下來大概能賣幾千萬,但到了月底實際只銷售了1000多萬。其實客戶并不是沒有錢,只是對股票類產品興趣不高,一些高凈值客戶寧愿把資金放在年息為2%~3%的存款產品里。”上海一家中型私募機構市場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另一私募機構相關負責人也稱,目前渠道反饋的情況還是有些悲觀,量化和多頭私募產品也不太好賣,有些渠道在主推雪球產品。
一些行業數據佐證了這一現狀。在市場情緒低迷以及國慶假期因素影響之下,10月份私募管理人新備案基金數量下滑,并創年內新低。據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10月份私募證券類投資基金共計備案1301只,相比9月環比下降50.72%。
從數量上來看,10月備案基金產品數量在10只以上的管理人僅有7家,分別是恒德資本、銀葉投資、華軟新動力私募基金、博潤銀泰投資、和正私募、一村投資、思勰投資。從管理人規模來看,10月規模在50億以上的管理人是備案主力軍,在備案數量前10位中,百億私募管理人占了五席,50億~100億的管理人占了三席。
“今年絕大多數私募的規模或多或少都有下滑。拿我們公司來說,今年到現在10個多月的利潤還不及去年四季度一個季度。”華東一家量化私募機構人士稱。
市場機會要來了?
“好做不好賣”是基金行業里的一條規律,市場低迷,對管理人的投資來說未必是壞事,倉位低的有機會吸籌,一旦市場行情反轉,產品業績也會大幅反彈。11月以來的市場行情,似乎出現了一些回暖苗頭。
一家上海私募就向記者透露,此前他們保持低倉位,最近正在積極布局,倉位已迅速增至半倉以上。
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近日發文稱,A股很可能已經走過了本輪下跌的最低點,站在新一輪長期牛市的起點。據她分析,在上周末的市場低點,A股總體估值已經接近歷史最低水平,A股總體的風險溢價也接近了歷史最高水平,市場的下跌主要因為市場信心的缺失。不過,在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所有國家都遭遇了重大挑戰,而中國已經在全球制造業、全球商品貿易的競技場上勝出了,從而給中國股市的勝出鋪好了基礎,中國經濟也充滿生機和希望。因此,后續隨著企業盈利的持續回升,對國際形勢的擔憂也將逐漸弱化,市場會找到信心。
仁橋資產創始人夏俊杰在投資月報中稱,10月份,從行業表現來看,年初以來較為抗跌的白酒、國企地產、電力、煤炭、大銀行等板塊出現了快速的補跌。這種現象的出現,一方面符合下跌周期中的客觀規律,即尾聲階段所有邏輯和信仰的最終崩塌;另一方面也印證了在一輪長期的下跌趨勢中,靠結構優勢是無法躲過漫長的寒冬,只是早跌或晚跌而已,完全避免波動是不現實的,總之低位時要有承擔波動的勇氣。他還表示,此時此刻,堅定信心,保持樂觀。
“自下而上的角度,疫情擾動和經濟下行都成為有效的壓力測試,我們看到一些非常優秀的企業已具有超低估值,即便短期內缺乏正向驅動,買入的長期回報也將具備相當的吸引力。中短期內,做多疫情放松受益股只輸時間不輸錢,但彈性或許較小,整體還是更看好制造業和周期股的表現。港股出現比較好的投資機會,在經歷一輪快速殺跌之后,機構持倉出清比較徹底,而基本面上,分子端預期出現好轉,分母端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均有利于股價上行。”久期投資指出。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