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見習記者 方凌晨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這是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后,國務院再次專門出臺的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
新“國九條”是資本市場的新“施政綱要”,也為公募基金行業發展制定了“行動指南”。新“國九條”提出“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建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快速審批通道,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
多家受訪公募機構表示,新“國九條”的出臺為行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也對機構提出更高要求。受訪機構稱,將樹牢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念,不斷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促進投融資良性循環;將指數化投資作為重要的公司戰略,發力ETF等產品布局。
對公募機構提出更高要求
2023年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對資本市場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為貫徹落實這項決策部署,同年8月18日,證監會公開一攬子政策舉措時提到,“加快投資端改革,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大力發展中國特色指數體系和指數化投資,鼓勵各類資金通過指數化投資入市”。
永贏基金表示:“近年來,監管部門推進投資端改革、大力發展指數化投資。隨著新‘國九條’的發布,后續相關工作推進、實施將更為迅速。”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表示:“新‘國九條’非常有針對性,直指市場關注的突出問題,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恰逢其時
作為資管行業權益投資的代表,公募基金權益類產品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資本市場中長期資金的現狀。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達5.1萬億元,持股占比升至7.3%,成為A股第一大專業機構投資者。另據中基協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2月底,我國公募基金總規模已達29.3萬億元,權益類基金(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合計規模為6.72萬億元,占比約為22.94%。
不過,從全球公募基金結構來看,權益類基金規模占比已超40%。相較而言,我國公募基金規模雖呈穩步增長之勢,但權益類產品占比不高,市場引領力不足,權益類基金規模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為提高權益投資規模,新“國九條”提出,“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大幅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
匯添富基金分析稱,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不僅有利于吸引保險資金、社保基金、養老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更有利于暢通實體企業融資渠道,助力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對于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的意義,中歐基金進一步分析稱,一是增強資本市場的穩定性和成熟度。權益類公募基金主要投資于股票市場,通過專業的投資管理,可以引導更多長期資金進入市場,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同時,公募基金的投資行為往往更為理性,有助于減少市場的短期波動和投機行為。二是提高資本市場的效率和活力。權益類公募基金通過分散投資和專業管理,可更好地發現和投資有潛力的企業,促進資源有效配置,提高資本市場的整體效率。同時,基金的投資活動也能增加市場的活躍度。三是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通過投資上市公司,可以支持企業發展和創新。
新“國九條”也對公募機構提出了更高要求。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關機構應積極提升權益類公募基金數量和規模,樹立并堅持投資者回報導向,提升權益類產品投研能力,大力建設誠信、普惠理財服務機構。”
基金管理人應努力提升投資者獲得感,促進形成投融資良性循環。對此,易方達基金表示,一方面,將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和理性投資,積極探索科學投資方法,不斷提高前瞻布局和估值定價能力;另一方面,完善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投資者服務陪伴體系,幫助投資者增進投資認知、優化投資行為、強化組合配置、改善投資體驗。
新“國九條”的發布也給公募機構持續增配權益資產注入信心。當前,中國宏觀經濟企穩回升,眾多積極因素不斷釋放,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新“國九條”的出臺釋放了長期利好,極大提振市場信心。
指數化投資戰略成共識
當前,指數化投資的優勢越發凸顯。ETF作為指數投資的核心品種,具有資產透明、交易費用低廉等特征,受到投資者青睞,規模屢創新高。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4月14日,全市場ETF數量共計926只,ETF總規模達2.38萬億元,規模較今年年初增長16.07%。同時,去年下半年以來,創新型指數基金的申報、獲批均開啟“閃電模式”,更有17只ETF罕見同日獲批。
新“國九條”強調“建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快速審批通道,推動指數化投資發展”。同時,引導增量資金通過指數產品持續流入市場,是“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投資端改革的有力抓手。
上述舉措引發不少公募機構的共鳴。易方達基金分析稱,指數化投資具有公開透明、風險分散、費率較低等優勢,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日趨完善,指數化投資大發展的條件愈加成熟。建立ETF快速審批通道,將縮短產品審批時間,推動加快創新布局、補齊ETF產品圖譜,為滿足養老金、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配置需求及構建居民財富管理解決方案提供更加豐富的底層工具產品,進一步促進指數化投資發展。
在博時基金宏觀策略部看來,這既有利于提高權益類基金的豐富程度,促進FOF(基金中的基金)等產品的發展,也有利于提高市場流動性。
對于公募機構來說,ETF業務與主動管理業務協同發展,可以滿足市場上絕大部分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在發展主動管理業務的基礎上發展ETF業務,有利于機構的長期發展。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多家公募機構正在把指數化投資作為重要的公司戰略。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