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近期,多家外資機構發布研究報告,表達對中國經濟尤其是A股市場的樂觀態度。隨著中國經濟穩步復蘇、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碼,疊加人工智能(AI)等科技創新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外資機構普遍認為,中國資產正迎來價值重估窗口,科技板塊等成為核心投資主線。
匯豐銀行環球研究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晶表示,2025年中國政府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5%左右,意味著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中國將加大政策力度支持內需,拉動經濟增長。
在景順中國內地及香港地區首席投資總監馬磊看來,全國兩會的要點表明,中國經濟將持續復蘇增長。
富達國際認為,中國AI發展迎來重要轉折點,預計相關AI公司將從中受益,吸引全球投資者的關注。盡管中國經濟仍面臨一定挑戰,但中國市場的韌性或較預期更高。
此外,外資機構普遍認為,A股市場估值吸引力凸顯。
在富達國際基金經理黃惠宇看來,中國股票與其他主要資產的相關性較低,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頗具吸引力的分散投資選擇。
摩根士丹利基金團隊繼續看好A股市場未來的表現,認為推動A股市場上行的邏輯未發生顯著改變,只不過需要更加重視節奏,中國資產的價值重估正在進行中。
威靈頓投資管理在2025年市場投資展望中提到,盡管中國股市近期有所反彈,但其價值仍然相對被低估,這為長期投資者提供了投資機會。
科技板塊成外資機構關注焦點。
黃惠宇認為,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突破或會喚醒全球投資者的興趣。“隨著經濟增長越來越受到科技創新以及支持科技發展政策的驅動,有望產生更多令人期待的創新概念。對于全球投資者而言,經濟重新平衡將為中國股市,尤其是科技股提供更加有利的環境。”
摩根士丹利基金團隊同樣看好中國科技板塊的未來表現。該團隊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受益于AI快速發展的領域值得長期關注。
除了科技板塊,外資機構也對中國的消費市場充滿信心。
威靈頓投資管理在2025年市場投資展望中認為,中國的經濟戰略正在發生范式轉變,從優先考慮名義增長轉向強調可持續發展和高附加值產業的發展。這種轉變在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和高端消費品等行業尤為明顯,這些行業有望推動生產率的提高并定義下一波經濟贏家。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