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衍菘
公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162家持牌公募機構合計管理規模31.27萬億元,較2024年四季度末基本持平。其中,共有44家持牌公募機構管理規模實現正增長。
從單家公募機構管理規模來看,剔除貨幣基金規模后,161家持牌公募機構中,非貨基金管理規模超萬億元、千億元、百億元、十億元的公募機構分別有2家、43家、74家、28家,非貨基金管理規模不足10億元的公募機構有15家。
頭部機構占據半壁江山
一季度,非貨管理規模前十名公募機構合計管理規模達7.35萬億元,占公募基金總規模的40.76%,“頭部效應”顯著。
具體來看,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非貨管理規模達1.31萬億元,占公募基金非貨總規模的7.27%,居于首位;其次是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非貨管理規模達1.09萬億元,占非貨總規模的6.07%。另外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國基金”)、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非貨管理規模均不低于0.5萬億元。
“當前,公募行業呈現出顯著的頭部集聚效應,這一現象反映出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公募產品運營曾方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行業發展規律來看,頭部效應的形成既是市場優勝劣汰機制作用的結果,也是行業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50家非貨管理規模實現增長的公募機構中,增加金額不低于100億元的有4家。其中,一季度,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非貨管理規模增長380.48億元,環比增幅達12.25%;富國基金非貨管理規模增長225.53億元,環比增幅為3.44%。另外,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非貨管理規模增長均超100億元。
曾方芳認為,一方面,頭部機構憑借其卓越的投研實力、強大的品牌競爭力以及突出的資本集聚優勢,持續獲得市場青睞;另一方面,這些機構在產品創新和技術升級方面的大規模投入,進一步鞏固其市場競爭壁壘,客觀上加劇了中小機構的經營壓力,促使行業資源加速向頭部集中。
多家中小機構規模激增
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行業呈現穩健發展態勢。公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44家持牌公募機構實現管理規模正增長。其中,4家公募機構相較去年末規模增幅超100%。
具體來看,一季度,安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管理規模環比增幅391.38%居首;其次是施羅德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管理規模環比增幅315.00%;另外蘇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新基金”)和易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規模環比增幅均超100%。上述公募機構管理規模均不足200億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一季度結構性行情下科技板塊的快速增長,為中小公募機構提供了差異化發展機遇。以機器人、AI為代表的科技賽道形成顯著賺錢效應,推動部分中小機構規模快速擴張,這種結構性機會的捕捉,本質上是中小機構通過特色化產品設計和靈活投資策略實現階段性突破。
楊德龍表示,當前公募行業已進入“存量博弈+增量突破”的新階段,中小公募機構只有將特色化發展、專業化投資、精細化服務有機結合,才能在集中度持續提升的市場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志進一步表示,公募機構需平衡規模擴張與投資者回報,將長期業績、合規風控納入核心考核指標。在產品設計上,可創新開發養老FOF、量化對沖等中低波動產品,既適配中長期資金需求,也能通過穩定回報增強投資者黏性。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