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隨著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一季報發(fā)布完畢,我國首只保險系私募證券基金——鴻鵠志遠(上海)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鴻鵠志遠”)的A股持倉情況也浮出水面。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鴻鵠志遠重倉(現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了3只A股股票。
同時,第二批保險系私募證券基金正在快速推進。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隨著這些獲批基金陸續(xù)進入市場,總體將為資本市場帶來約1120億元的長期增量資金。
皆具高股息特征
據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人壽”)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3月初,鴻鵠志遠首期500億元已全部投資落地,現已實現了風險低于基準、收益高于基準的良好業(yè)績表現。
根據上市公司一季報,鴻鵠志遠分別重倉了伊利股份、陜西煤業(yè)以及中國電信3只A股股票。
具體來看,截至一季度末,鴻鵠志遠持有伊利股份約15276.4萬股,較去年底增加約1351.26萬股;持有陜西煤業(yè)約11633.89萬股,較去年底增加約1503.77萬股;持有中國電信約76174.22萬股,與去年底持平。
資料顯示,鴻鵠志遠是我國首只保險系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由國豐興華(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豐興華”)發(fā)起設立,國豐興華則由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控股子公司新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共同出資設立。鴻鵠志遠于2024年3月份正式啟動投資,開啟了我國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chuàng)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認為,險資投資需考慮長期收益與風險平衡,上述3只股票兼具高股息以及處于行業(yè)龍頭地位等特點,能滿足險資對收益確定性的要求,分散波動風險。具體來看,在股息和分紅方面,根據上市公司2024年年報和最新收盤日股價,陜西煤業(yè)股息率超7%,伊利股份超4%,中國電信承諾從2024年起,三年內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逐步提升至當年股東應占利潤的75%以上,提供穩(wěn)定現金流,匹配險資長期負債需求。在響應國家戰(zhàn)略方面,中國電信布局“東數西算”,陜西煤業(yè)升級煤電產業(yè)鏈。此外,三家公司皆處于行業(yè)龍頭地位,抗周期性強,符合險資“長錢長投”邏輯。
持續(xù)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
在首只保險系私募證券基金長期股票試點的基礎上,今年,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批復開展第二批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共有8家險企及相關機構獲得總計1120億元長期股票投資額度。當前,這些獲批的保險機構及相關公司正在加速推進長期股票投資。
近日,新華保險發(fā)布對外投資公告稱,新華保險擬與中國人壽各出資100億元認購由國豐興華發(fā)起設立的私募基金的份額,基金名暫定為國豐興華鴻鵠志遠二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鴻鵠志遠二期”)。
對于此次認購的目的,新華保險表示,為積極響應國家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政策理念,貫徹長期投資理念,通過低頻交易、長期持有的方式以獲得穩(wěn)健股息收益,提升長期投資回報,實現資金保值增值。
對于鴻鵠志遠二期的投資范圍,新華保險明確為“中證A500指數成份股中符合條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標的公司應當公司治理良好、經營運作穩(wěn)健、股息相對穩(wěn)定、股票流動性相對較好,與保險資金長期投資需求相適應。同時,若基金有閑置資金,可投資于貨幣市場基金、銀行存款、國債逆回購等現金管理類投資品種。
龍格認為,政策持續(xù)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中證A500指數成份股覆蓋各行業(yè)龍頭,蘊含政策支持的新興產業(yè)方向,險資將積極響應“耐心資本”入市的政策導向,并延續(xù)成熟的交易策略,在中證A500指數成份股中優(yōu)選投資標的有利于繼續(xù)保持分散持倉、長期持有的策略。
4月16日,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泰康資產”)宣布,其發(fā)起設立全資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泰康穩(wěn)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暫定名,以下簡稱“泰康穩(wěn)行”)的申請已獲得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批準。泰康穩(wěn)行將作為基金管理人向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泰康人壽”)定向發(fā)行契約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泰康人壽作為單一持有人,首期投資規(guī)模預計為120億元。
泰康資產相關負責人表示,設立泰康穩(wěn)行旨在響應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進一步增加符合保險資金投資策略的長期投資資產,優(yōu)化新會計準則下保險資金資產負債匹配,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此外,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獲批長期股票試點的險企相關負責人近期也表示,正在抓緊推進相關工作。業(yè)內人士認為,預計不久超千億元保險長期股票投資資金將陸續(xù)進入資本市場。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chuàng)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yè)發(fā)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yè)績創(chuàng)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chuàng)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xù)...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