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制,優化金融服務,防范化解風險,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11月17日,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立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機構投資者角度來看,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升了各方對資本市場穩健發展的信心。在經歷了階段性調整后,近期的市場已呈現回暖跡象?;久婊厣B加各項政策推動,持續助力資本市場,A股吸引力正在提升。站在當前位置,我們應該更有信心地看待未來,A股市場向上空間已經打開,權益投資正逢其時。”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
公募基金應強化使命擔當
在王立新看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為優化金融服務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此次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突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的本質特點。
王立新表示,公募基金應強化使命和責任擔當,深刻領會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從服務實體經濟和履行受托責任兩個出發點,推進行業自身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持續貢獻力量。首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要義。通過把社會資本轉變為金融資本,公募基金把資源引導到有活力、有潛力的實體經濟中去,為市場提供更加豐富的投資、配置工具,為經濟穩增長、保民生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我國正處于新一輪供給創新、產業升級周期中,科創板企業是產業升級的中堅力量??苿摪逵成鋰野l展戰略方向,發展高端制造業是我國從大國走向強國的必經之路,也是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近年來,科創板作為注冊制改革的“試驗田”,充分發揮了服務“硬科技”企業和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公募基金通過科創100ETF等創新產品,積極布局參與尖端硬科技的投資路徑,科創100企業是投資高科技成長并有望獲取超額收益的重要選擇。
其次,通過費率改革積極讓利投資者,持續投資的工業化、數字化探索,適度降低產品波動,切實提升投資者獲得感。近年來,公募基金已成為大眾投資者最為青睞的投資工具之一,秉承“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基本信仰和責任意識,需要不忘初心,時刻以客戶利益為先,不僅關注客戶的盈利結果,更關心客戶的盈利體驗。響應監管部門提出的“加快投資端改革,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的號召,積極參與公募基金費率市場化改革,首批上報了浮動費率產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實行費率水平雙向浮動,積極讓利投資者,著力提升投資者的獲得感,推動公募基金行業在提升財富管理效應等方面發揮更大功能效用。
此外,王立新還表示:“我們還要積極探索涵蓋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公募基金投研工業化路徑,不斷開發和豐富低回撤、低波動、高夏普產品,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理財需求;大力發展買方投顧等方式,幫助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理念,克服行為偏差,改善盈利體驗,實現中長期資金占比的提升。公募基金的使命就是要為投資者創造價值,提升他們的獲得感,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與投資者利益同提升、共進步,才能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率、共成長。”
經濟回升向好
新興科技引領未來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勝利召開,有助于支持新興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王立新認為,同時也有助于進一步提升金融市場信心,活躍資本市場。
王立新說:“2023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2%,它代表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在動力。從短期來看,工業企業盈利數據持續回升,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均預示著經濟有望迎來更為強勁的回升。從中長期來看,我們對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充滿信心和底氣。”
從制造業來看,我國制造業規模占全球比重約30%,連續13年位居世界首位。近年來,隨著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逐漸確立,中國經濟正在培育新動能、新產業、新引擎。半導體、智能駕駛、數字經濟、機器人、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在眾多細分領域,中國企業已經走在世界前沿。在這些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既為經濟增添了活力,也為資本市場帶來無盡的投資機遇。
王立新認為,中國有全球最完整、最健全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有14億人口組成的龐大的內需市場,供需兩端優勢顯著,內部騰挪空間廣闊,消費驅動、創新引領和制造升級將是未來長期的發展動力。
資本市場穩步向前
對A股充滿信心
今年以來,我國的政策導向為資本市場注入了強心劑。7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活躍資本市場”的方向;8月27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減半征收證券交易印花稅,給予市場更為實際的“讓利”,帶來了強大的信心支撐;近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金融強國”的構想進一步明確了金融業未來發展的方向。王立新認為,按照歷史規律,市場反轉或近在眼前,對A股市場充滿信心。
一是A股上市公司質量提升,盈利能力穩中向上。資本市場的核心之一是為上市公司提供資金支持,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因此,上市公司的質量和盈利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從三季度財報中可以看到,A股公司整體盈利情況已經回正,軟件開發、影視院線、商用車等眾多行業增速超過100%。手機產業、智能駕駛、新能源和創新藥物等領域不斷涌現亮點,展現了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二是估值空間廣闊,投資機會豐富。受到外部環境,特別是美聯儲政策的影響,市場估值處于低位。但實際上,當前的估值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入場機會。上證指數和滬深300的PE水平遠低于歷史均值,意味著未來上漲空間較大。其中,上證指數、滬深300的市盈率水平分別為12.60x/11.13x,處于十年歷史分位數的24.85%/17.03%。從跨資產比價效應看,據Wind數據,截至2023年11月3日,當前上證指數、滬深300的股債收益差接近歷史最高水平,這意味著權益市場的定價可能過于悲觀。國內經濟企穩回升、海外加息周期接近尾聲、美債收益率沖高回落、美聯儲明年有望逐步轉向鴿派,一系列的利好因素下,A股市場向上空間已經打開,權益投資正逢其時。
在王立新看來,投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負責任的資產管理機構,銀華基金將持續提升核心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中國資本市場在經過近期的調整后,無疑為大家提供了極為有吸引力的機會。站在當前位置,應該更有信心地看待未來,運用逆向思維,以長期投資平滑短期波動,堅持做長期正確的事,收獲更美好的明天。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