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賣過電腦,蓋過房子的孫宏斌顯然明白這個道理,一直以來他也是這樣做的
■本報記者 王崢
散會后的主席臺上,正中間名牌旁的一大團白紙,在整潔的臺布上顯得有些刺眼。一個小時前,這場業績會的主角,因為一筆并購淚灑現場。
“投資樂視之前,我是沒有什么遺憾的了,但現在如果不把這個公司搞好,我這輩子就真的有遺憾了。”或許是想到自己曾經的大起大落,孫宏斌突然有些哽咽,在臺下投資者和媒體的掌聲中,其摘下眼鏡匆匆拿起紙巾擦去了淚水。
“正好現在也不讓買地了。”隨著臺下的笑聲,孫宏斌又迅速把略有些沉重的氣氛拉了回來,畢竟當天融創的事情才是主題,況且公司的業績也相當不錯。
實際上,在完成超過2億平方米的土地儲備后,孫宏斌確實可以暫時放下融創首席拿地官的角色,全力投入到對樂視的改造中來。
而對于孫宏斌來說,拯救樂視不單單是為了那已經投入的150億元,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戰略布局。
就像張瑞敏所言,“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所有的企業都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生存”。
強如諾基亞、柯達也不能擺脫這一宿命,即便貴為行業老大。而孫宏斌一路走來,無論是于聯想初露鋒芒,還是在順馳、融創的東山再起,無一不是踏準了時代的機遇和節拍。
孫宏斌投資樂視,著眼的是5年甚至10年后消費升級的主流市場,尤其是在內容領域,當下的樂視已然有了不錯的積累。用150億元買來一個轉型良機,至少孫宏斌覺得挺值的,“35元的股票收購價看似是貴了,但用150億元介入這個產業卻很便宜”。
全面接手
自從1月份介入樂視股權后,孫宏斌僅用半年時間便牢牢掌控了樂視系核心業務的主導權。
而按孫宏斌的話說,老賈(賈躍亭)確實做失敗了,這是因為賈躍亭沒吃過虧,為了大家好,他必須走向前臺。“1月份我們投資完了,接著就應該堅決處理,該賣的賣,該整合的整合,到不了今天這個局面。老賈手上拿了一把好牌,打個稀爛,就是因為沒有吃過虧。我從1月份就告訴老賈,什么叫斷臂求生,什么叫破釜沉舟。但他做的哪件事跟破釜沉舟沾上邊,更談不上斷臂,老賈甚至連一根羽毛都不愿意失去,這是最大的問題。”孫宏斌坦言,相比房地產,樂視投資的很多領域,一旦企業出現問題,資金價值肯定是越晚處理越不值錢,例如易到用車,沒有資金了,用戶也就減少了,也就不值錢了,版權業務同樣如此。
但直到5月份,賈躍亭還在公開場合強調,“樂視七個子生態,一個都不能少”。
而7月份發生的建行凍結賈躍亭資產一事,直接促使孫宏斌走向臺前。“凍結發生后第二天,我就和老賈溝通了,建議他退出樂視網董事會,這對大家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隨后孫宏斌履新樂視網董事長,并開始了新老樂視、上市與非上市體系的分割。
不過,受累于樂視系危機的延續,融創上半年對樂視網和樂視致新的投資計提減值撥備達11.1億元。
對此,孫宏斌強調,“我們在樂視方面沒有做錯事,賬我們看得非常明白,沒有遺漏。我們做了盡調,派財務進駐,擁有否定權。即便現在對樂視的減值撥備,也有信心在今后再撥備回來”。
押寶消費升級
孫宏斌的信心來源于他對大趨勢的判斷能力。
誠如他當年在PC高速增長期入職聯想,后來又在房地產黃金十年轉行房地產,進而在樓市進入下半場時,主攻高端改善需求的業主。顯然,跨行發展對于本科與研究生均是水利畢業的孫宏斌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并且每次都能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
孫宏斌的邏輯并不難理解,中國大眾的可支配資金增速,自改革開放后一直呈現驚人的發展速度。而在解決了基本的吃穿住問題后,人們對于文化內容方面的需求勢必快速提升,此間的消費升級,則將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文化是可以累積的,例如IP,越早進來,成功的概率越多。”孫宏斌稱。
業績發布會現場,孫宏斌還用親身經歷來證明國人消費能力提升的速度,“1985年我研究生畢業,每個月工資97元。當時出差去海口,住的藍天大酒店,每天75元。我當時覺得,這個酒店一定會倒閉,因此我的工資在當時不算低,而住這里一晚上就差不多是我一個月的工資。”
同時,對于新樂視的發展,孫宏斌也給出了一些具體的打法。即以樂視致新的互聯網電視為核心,輔以花兒影視和樂視影業自制內容的分銷策略。
“新樂視的商業模式和以前完全不同,視頻這塊大家都賠錢,但是BAT流量多,人家虧的少燒的起,既然做平臺打不過BAT,那我們就做垂直這塊,例如互聯網電視,BAT誰都沒有,并且新樂視有很強的內容制作能力,終端加內容,未來BAT都是要來搶的。”孫宏斌直言,把樂視以前的商業模式一改,就賺錢了。“樂視今年推出的電視劇《獵場》,按照原來樂視獨家播出的計劃,成本2.6億元肯定賠錢。但通過內容分發,《獵場》已經獲得了3億元的授權收入,盈利4000萬元,再收的廣告費也都是利潤了”。
在半年報中,樂視網也指出,新樂視的目標是成為以家庭互聯網為平臺的文化消費升級大潮的引領者,打造以智能電視為核心的大屏互聯網家庭娛樂生活。
孫宏斌還透露,“我們一直看好消費升級的行業,大文化、大健康、大娛樂的項目。如果后面投資教育和醫院的項目,大家也不要吃驚”。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