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陳煒
2018年伊始,智能家居市場火爆,全球諸多科技巨頭與許多國內企業都加入到新一輪的角逐中。國際兩大巨頭亞馬遜與谷歌在智能音箱領域掀開“大戰”,目前,雙方正大力布局智能家居領域,谷歌早前以32億美元收購了智能家居公司Nest,亞馬遜不久前也宣布收購了智能家居初創公司Blink,此外,蘋果、三星等均宣布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家居產品以及專屬應用平臺。
在國內,海爾、美的等傳統家電巨頭,以及阿里、小米、京東、華為等非傳統企業都齊齊入局,掀起了競爭熱潮。在大企業技術與資金的推動下,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持續向好,業內表示萬億智能家居市場處在爆發前夜。“從智能家居產品本身來說,這個行業確實到了爆發的狀態。”德瑞•智慧物聯CEO張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智能家居已經琳瑯滿目,其單品足可以讓消費者有充分的選擇,規模達到萬億,但是,智能家居只有連接起來才有聯動意義,需要一個整體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和基礎系統。
功能機狀態
事實上,智能家居行業的概念其實已經火了很多年,但在落地過程中卻不那么順利,既有技術原因,也有市場的原因,歸結起來,還是技術或體驗沒有達到一定水平。
有分析稱,智能家居還處于功能機階段,并沒有到達智能的水平。一個可對比的案例是智能手機,智能手機的發展經歷了模擬機、功能機、智能機的階段。此前市場就有過塞班和安卓等眾多系統的標準之爭,用手機硬件技術、系統穩定性及軟件豐富度都存在問題,直到2007年,IPHONE的誕生,宣告智能手機的真正到來。“
IPHONE的誕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市場逐漸發展到兩家OS:IOS和安卓的天下,在統一了市場的OS標準后,智能手機的發展也有了清晰的路線,圍繞著這兩大主要OS的智能手機,開始不停地針對OS進行硬件和軟件上的優化,整個OS體系下的軟件也逐漸變得非常豐富。”分享投資投資副總裁高寒表示。
隨著智能手機的到來,打通了各家產品系統分割的狀態,比如IOS和安卓手機在通訊協議,信息傳輸共享上方面基本上實現了互通,這對于市場快速發展,以及生態圈產品的規劃都有積極的作用。
目前,智能家居市場因為缺乏市場統一的標準,在產品的互聯度上非常弱,基本是自家的產品只和自家的聯,無法實現各家不同產品之間的優勢互補。
不過,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強力驅動,尤其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進步,智能家居的現狀有望改變。
張浩認為,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變化是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仍需要進一步成熟,給智能家居的發展做好鋪墊和基礎工作,智能家居需要建立一個類似安卓的系統,以讓智能技術操作更加便利。”
行業將互通融合
目前,各智能家居公司都在搶占智能家居的“家庭入口”,這一輪交戰中,智能音箱的控制權打的十分激烈,背后也有入口之爭的意思,同時,許多廠商也已經推出了智能家居系統。
“智能家居行業有其痛點和規則,目前仍處于諸候割據混戰的年代,也是一個草莽時代。”
張浩認為,2018年后智能家居一方面進入一個相對快速的發展階段,協議與技術標準開始主動互通和融合,行業并購現象開始出來甚至成為主流。同時,智能家庭的入口變得更加重要,最終都是力圖讓智能家居系統更自然的融入到用戶的日常生活中。
張浩多年深耕于家居家裝行業,早年創辦了“裝修e等工直裝網”,2016年赴德國慕尼黑大學游,涉入物聯網行業及相關人工智能業態,對于物聯網行業及人工智能有深入的理解,并著手創建北京德瑞•智慧物聯。
據了解,德瑞•智慧物聯是以住宅為平臺,利用綜合布線技術、網絡通信技術、安全防范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音視頻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的設施集成,構建高效的住宅設施與家庭日程事務的管理系統,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環保節能等居住環境。德瑞•智慧物聯也是國內首家擁有德國技術的智家居及智能養老發展的全產業鏈企業,集研發、生產、品牌、運營、維護等全部要素。據了解,在智能家居領域,常見的無線通信協議包括藍牙、WiFi、zigbee、Z-Wave等。近年來,zigbee協議憑借其優越性,已逐漸成為行業內普遍認可的主要通信協議。
張浩表示,通過領先的zigbee無線技術,提供從物聯模塊到智能設備以及云平臺的全套技術方案,為企業提供智能化升級的快速通道,可以讓智能家居產品裝上“智慧的翅膀”,增加企業物聯網產品線,降低研發成本,增強差異化競爭力,改善運維效率,提供傳統廠商到智能廠商的一鍵解決方案。
根據數據顯示,歐洲2016年在智能家居市場上的收入達到2803.8萬美元,在家庭的普及率為0.61%,預計在2020將達到3.13%;北美地區2016年在智能家居市場上的收入達到9912萬美元,在家庭的普及率為5.33%,預計在2020將達到17.23%。目前,智能家居市場前景巨大,有市場分析預計全球智能家居掀起投資熱潮預計到2021年突破千億美元。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