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全面打開融資渠道,小米要做那頭會飛的豬?
2月8日,華米科技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成為小米生態鏈首家在美上市企業。此次,其總融資額超1.1億美元。
上市首日,華米股價報收于11.25美元,較11美元的發行價上漲0.25美元,漲幅為2.27%。次日,華米科技上漲1.16%,收盤價11.38美元。以收盤價計算,市值6.76億美元。黃汪持有華米科技股份比例為39.4%,身家約為2.6億美元。
在華米的上市已經有實質性進展之際,小米IPO的傳聞也甚囂塵上。最新消息稱,小米計劃于2018年第三季度末于港交所上市,估值希望達到900億美元-1100億美元,P/E(市盈率)60倍。業內普遍認為,華米的上市或可以畫出小米估值的輪廓。據了解,除了華米之外,小米生態鏈的多家公司也都在謀劃上市,小米系的融資渠道正在全面打開。
小米系公司進入成熟期?
華米科技此前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招股說明書增補文件(F-1/A)。該文件顯示,華米將在首次公開招股中發行100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發行價格區間暫定為10美元至12美元。加上承銷商可執行的超額配售部分,華米首次公開招股最大募資額為1.38億美元。業內人士預計此次IPO將為華米融資1.1億美元。
股東結構方面,華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汪目前持有該公司39.4%的股份,小米創辦人雷軍通過小米系實際持有華米39.7%股份,高于黃汪,僅次于包括黃汪持股在內所有創業團隊的43.8%。
有業內人士認為,華米的10億美元估值及其現在營收規模,印證了小米1000億美元的估值,預示著“小米系”公司開始進入成熟期。
不過,對于小米系公司是否已進入成熟階段外界說法不一。營銷專家洪仕斌認為:“華米上市將會對小米整個生態鏈有支撐價值,資本的引入對產品和公司架構有較強的助推力。目前看來小米或有意將其旗下成熟的生態板塊剝離并推動其單獨上市,這給各板塊注入很大想象空間。”
“華米上市對小米估值形成提振,但作用不是太大。華米主業是手環等智能穿戴設備,雖然處于發展期,但其規模有限,且與小米形成較高的關聯交易,其他業務也暫未有明顯收益。”業內觀察家劉步塵表示。
上市透明化隱患猶存
小米的賦能在資本市場給華米一定光環,也或將成為一大隱患。從招股書上看,華米的收入結構非常簡單,小米手環依然是其收入主力。2017年前三季度華米營收為12.96億元,凈利潤為9537萬元。小米系產品在華米科技中貢獻的營收為10.68億元,占比達82.4%。對小米的依賴,或將成為華米長期發展的桎梏。
黃汪一度試圖帶領華米擺脫對小米的過度依賴,很早就開始實施“去小米化“。去年5月份,黃汪宣布公司進軍大健康領域,他欲將華米打造為人體數據公司,不過目前該業務在業績上還未有明顯體現。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華米在美國上市是因為其選擇了分級股票結構,所以其只能放棄可能估值更高的香港,但美股近期波動較大,不一定有利于華米科技的價格上漲。另外華米雖然也有不依賴小米的產品和業務,但整體來看,小米占的業務份額以及小米占的股比仍然很高,這是華米未來獨立性的一大隱患。”
沈萌認為:“小米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缺乏核心技術儲備。如果不能盡快以創新性產品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么有可能其高估值將無法維持,上市給企業提供融資渠道,但也意味著其資產和財務狀況將更加透明,企業將接受資本市場和投資者的審視,這些都考驗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