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不管是由盈轉虧還是由虧轉盈,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總會讓投資者心里打鼓。目前,A股合計203家公司業績出現變臉,業績向下修正的公司中,多數公司的股價出現下跌,經營不善、計提減值損失、商譽減值等均是導致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原因。海南椰島、中鋼國際和悅達投資對業績變臉會作何解釋?
■本報記者 矯月
進入4月份以來,A股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步入密集期,與此同時,依然有上市公司在年報披露前期發布2017年業績修正公告。
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同花順統計數據得知,截至2018年4月4日,滬深兩市合計有203家上市公司對2017年的業績進行了修正。
多家“變臉”公司股價跌停
按照一般規定,A股上市公司需要在4月底之前將2017年的年報披露完畢,這代表著上市公司的業績披露將進入最后階段。
但是,繼2018年1月份的業績修正公告集中發布期之后,4月份仍有上市公司沒有放棄對自家業績進行修正。
其中,海南椰島于4月3日發布“關于2017年年度業績預告更正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再次測算,預計公司2017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約-1.29億元。
公司解釋2017年業績更正的主要原因為:“房地產商鋪銷售付款條件改變影響收入確認、白酒銷售退回、土地收儲收益調整等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調整。”
此外,云煤能源則是于4月2日發布“2017年度業績預告更正公告”稱,預計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9714萬元左右,此前,公司預計2017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3800萬元左右。
公司表示“在部分投資收益確認、應收款項減值計提方面取得進一步的資料,在此基礎上對相關事項作出了調整”。
有業內人士分析,上市公司年報公布之前,公司業績依然有變數,導致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因素有多重,如經營不善、計提減值損失、商譽減值等。
不過,對于上市公司業績“變臉”,也有分析人士表示,“不排除有部分上市公司存在此前粉飾業績的可能”。
《證券日報》記者整理同花順統計數據發現,在上述203家業績“變臉”的上市公司中,有多家上市公司股價在業績“變臉”前后出現大幅波動。其中,不乏有部分上市公司因為業績由盈轉虧而導致股價大幅跳水的存在。
如大唐電信在業績變臉后,公司股價連續出現4個跌停;ST巴士則是在公告發布股票復牌后連續出現10個跌停;獐子島的股價也在業績變臉公告后出現5個跌停;沃森生物也同樣在公告發布后出現股價跌停的情況。
商譽減值埋雷業績變臉
沃森生物曾于2017年11月2日的業績預告中披露,公司預計2017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00萬元至5100萬元,但在2018年1月13日的公告中,公司將業績預盈修改成了預虧5.34億元至5.39億元。
從最低預盈3000萬元到預虧逾5億元,沃森生物的投資者表示不能接受。同時,深交所也向沃森生物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解釋清楚業績變臉一事及相關事項的合理性”。
對于業績變臉,公司將主要原因歸咎于“公司此前并購標的河北大安制藥有限公司及其相關的業績對賭”。
2010年,沃森生物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募集23.75億元,超額募資超過18億元。手握巨額現金的沃森生物,在2012年作出了三駕馬車的戰略,意欲同時發展“疫苗+血液制品+單抗”。2012年8月份,沃森生物跨界并購河北大安制藥有限公司,從而進入了血液制品行業。當時公司表示“此次并購是為了化解公司僅有疫苗單一類別產品銷售的風險,同時進一步完善公司產業鏈”。
彼時,大安制藥的評估價格為9.63億元,沃森生物以5.29億元的價格收購了大安制藥55%股權,成為大安制藥的控股股東。
但被市場所詬病的是,大安制藥在當時的凈資產為負千萬元,這還是原股東在迅速增資1.23億元的結果。此外,大安制藥的業績也很堪憂,其2012年虧損6779萬元。雖然大安制藥的業績虧損,但沃森生物仍以超17倍的溢價率拿下了大安制藥。
可惜,高溢價并購的苦果則是沃森生物從預盈轉為預虧,公告顯示,“公司將為大安制藥未能實現“年度142.5噸的最低承諾值”而“預計形成公司2017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57億元”。
事實上,因為昔日并購重組“走眼”而導致業績虧損或下降的事例現如今層出不窮,而因此導致的“商譽減值”更是成為上市公司業績“變臉”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民盛金科為例,公司在業績修正公告中稱,2016年度,公司收購了廣東合利金融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利金融”),因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了約11.94億元的商譽。但是,合利金融營業收入及凈利潤不及預期。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合利金融2017年度實現的凈利潤未達到盈利預測值,收購合利金融產生的商譽存在減值跡象。
東華軟件也同樣因為商譽減值問題導致公司業績下滑。公告顯示,公司此前預計2017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5%至45%,凈利潤變動區間為11.2億元至13億元。而在此后發布的業績修正公告中,東華軟件修正業績,凈利潤變動區間下調為5.8億元至8.5億元。
公司解釋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為“公司下屬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導致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未達預期”。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