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琳 見習記者 王曉悅
5月11日,藥明康德上市第四個交易日繼續封板漲停,是市值達到431億元。目前,券商研報普遍給予藥明康德較高估值,認為藥明康德上市后總市值有望突破千億元。資料顯示,藥明康德為客戶提供創新醫藥研發服務,主要涵蓋CRO(新藥研發外包)和CMO(合同加工外包)。
新藥研發是一個風險巨大的行業,但這也催生了CRO行業的發展機遇。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國內CRO公司股價持續上漲,其中泰格醫藥、凱萊英、昭衍新藥等上市公司的股價均已創歷史新高。
CRO行業逐步增長
國內企業競爭力上升
隨著國內醫藥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受一致性評價標準落地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我國CRO企業大量涌現,CRO服務逐漸成為新藥研發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CRO市場規模為220億美元,2015年已增長至358億美元,預計2017年將達到430.9億美元,增長率維持在10%-12%?;贑RO企業服務能力的提升和制藥企業對其認可度的提高,全球CRO行業的滲透率也在穩步提高。據統計,全球CRO行業滲透率已由2006年的18%提高到2015年的44%,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54%。
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的統計,2012年至2016年,我國CRO行業的銷售額由188億元迅速上升至46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41%。未來幾年內,我國CRO行業仍將在現有基礎上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根據南方所預測,2017年中國CRO市場銷售額達559億元,2021年市場銷售額將達1165億元,2017年至2021年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0.32%。
據了解,國內CRO市場以大型跨國CRO公司和本土CRO公司為主。其中大型跨國CRO企業或其在國內的分支機構,研發實力較強、資金實力雄厚,服務覆蓋范圍包括臨床前和臨床試驗研究服務,本土CRO企業,以服務范圍主要覆蓋臨床前CRO企業的睿智化學、康龍化成、昭衍新藥等,及服務范圍主要覆蓋臨床CRO企業的泰格醫藥、博濟醫藥等為代表。相較于跨國CRO企業,本土CRO企業熟悉國內市場,可提供大部分臨床前或臨床試驗研究服務,大型本土CRO也紛紛吸引高端人才,展開跨國并購,拓展國際業務規模,逐漸縮小與國際巨頭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BusinessInsights的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球只有5家CMO/CDMO企業的業務收入超過5億美元,均集中在歐美和亞洲區域,主要服務于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地區的藥企及科研單位。從世界范圍來看,歐美的CMO/CDMO企業歷史悠久,生產工藝、設備先進性及管理能力均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而中國和印度的CMO/CDMO企業由于發展時間較短,可以直接采用最先進的生產工藝從事業務,在研發創新方面具備靈活、高效等競爭優勢,發展潛力巨大。
量子高科并購睿智化學
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8年4月26日,量子高科收購睿智化學獲證監會無條件通過。
睿智化學是國內較早進入CRO行業的公司之一,主營CRO和CMO業務,致力于幫助醫藥企業、科研院所等開發新藥,降低新藥研發成本,提高新藥研發效率客戶覆蓋大型制藥企業、醫藥初創企業、大學及研究機構等不同類型,2015年至今已與全球前20名制藥企業中的18家開展業務。通過多年積累,睿智化學已經建立起一支擁有近200名博士,約50%員工為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高水平研發隊伍。
資料顯示,在臨床前CRO業務,藥明康德、康龍化成、睿智化學、構成國內第一梯隊。睿智化學是國內領先的CRO企業,其業務體量、技術實力在國內臨床前CRO行業排名前三。而藥明康德和睿智化學是國內目前僅有的同時具有CRO和CMO的能力的企業。人均創收是衡量醫藥研發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水平,與同行業主要企業相比,睿智化學的人均創收水平僅次于藥明康德。
睿智化學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分別實現凈利潤5566.66萬元、8889.15萬元和1.2億元。
從2017年經營成果來看,睿智化學2017年的營業收入為9.61億元,較2016年營業收入8.64億元增長超過10%。2017年,藥明康德CRO業務營業收入為56.12億元,CMO/CDMO業務營業收入為21.09億元,凈利潤12.3億元。
重組完成后,量子高科將與睿智化學開展業務、管理、財務等多方位的整合,進一步完善在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的重要布局,發展微生態營養制品業務、微生態醫療服務業務、CRO和CMO業務。睿智化學承諾2018年至2020年實現的凈利潤數額分別不低于1.65億元、2億元、2.39億元,與上市公司并表后,將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業績。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