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滬深兩市公司去年年報及今年一季報發布結束之后,不少公司又開始了“縫縫補補”。
據Wind數據統計,5月1日至5月19日(以下簡稱年報發布之后,下同),兩市共有229份事關財報的補充公告、更正公告發布。
而通過對這些公告的梳理可以發現,兩市的公告補丁,有了不一樣的變化。和過往相似,大部分公司的更正事項,是針對財務報告中的漏報內容進行補充、差錯進行更正等,但是,還有一些公司,是在監管部門的要求之下,對某一類型的信息進行了補充披露,比如,有多家制造業企業、醫藥企業、化工企業補充披露了公司的環保信息。
在過往的財務報告發布完畢之后,上市公司大多是對個別細節、漏掉的信息進行補充,但是,從今年的補充公告中可以看出,環保問題正在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有超過70份公司公告,內容涉及專門針對財報中的環境信息進行了補充公告。這些補充公告,多涉及公司及子公司是否屬于環境保護部門公布的重點排污單位,以及公司及子公司的環保說明,包括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環境保護行政許可情況、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等。
排污信息的披露,也相對較細,包括污水排放、固廢排放、廢氣排放、嗓音排放等細節,皆有公司在補充公告中進行解釋。
在發布關于環保信息的補充公告的企業中,以化工企業、制造企業、制藥企業居多,發布這些補充信息的原因,雖然多數公司語焉不詳,不過,也有公司坦言,是因為收到了當地證監局的《關于加強轄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為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上市公司在落實環境保護責任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對轄區內上市公司開展環境信息披露自查工作,因此,發布關于環境保護的相關內容。
除了上述集中披露的環保信息補充內容之外,其余發布補充公告或更正公告的上市公司,有一些更正的內容,純屬在信息披露的過程中“手一抖”出現的差錯。
例如,新光圓成在年報更正公告中稱,因將單位萬元當成單位元,使得委托理財情況的數據填寫有誤,更正前,報告期內委托理財概況一欄中,其他類自有資金委托理財發生額為900,000,000萬元,更正后,則為90000萬元。
此外,查閱這些公司的公告可知,還有公司在公告中,更正的差錯被歸結為數字輸入差錯,但是,對比公司更正前與更正后的數據可知,有著明顯的差別,也多少有些讓投資者擔心:這種差錯是怎么發生的?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