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機構渾水再次將目標聚焦到中概股,這一次是中國教育龍頭股好未來(原名“學而思”)。渾水70頁的做空報告,直指好未來財務造假,美國當地時間6月13日,好未來盤中一度跌逾15%,最后報收41.11美元,跌9.95%,市值蒸發22.4億美元。6月14日,好未來股價低開約3%。
Wind數據顯示,好未來股價在過去3年時間里累計上漲549.86%。公司業績表現也較為亮眼,4月26日,好未來公布第四財季報告,截至2018年2月28日,好未來凈收入從上年同期的3.163億美元增長到5.041億美元,增幅達59.4%;經營利潤從上年同期的4340萬美元增長到本季的6690萬美元,增幅為54.0%。
渾水稱好未來財務造假
渾水針對好未來推出了長達70頁的做空報告,直指好未來財務造假。報告開頭大篇幅描述2010年-2011年中概股的黑暗時刻,稱在此期間許多中概股因欺詐而倒閉,但這些上市公司并沒有受到任何處罰,總之開頭全為后文做鋪墊,緊接著就從四個方面提出了對好未來財務造假的質疑:
第一,渾水稱從2016年以來,好未來一直欺騙性的夸大其利潤。
第二,預測在2016年至2018年財年期間,好未來的凈利潤至少被夸大了43.6%,稱實際上被夸大的凈利潤可能遠超估計。
第三,估計在2016-2018年財年期間,好未來的累計凈利潤率只有8.8%,但是披露數據卻有12.4%。此外,預計2018財年好未來實際凈利潤率只有10.4%,但披露的數據為11.6%。
第四,渾水認為好未來的核心業務——培優業務財務作假已經存在,而且將會滲透到好未來的在線業務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此份報告中渾水雖然提出了諸多質疑,但并沒有給出好未來的合理股價。渾水認為過去三年好未來一共虛增了21.6%的營業利潤、39.8%的稅前利潤和43.6%的凈利潤。
針對這份做空報告,昨日好未來進行了回應,稱報告中存在大量錯誤,無依據的猜測以及惡意解讀,董事會與審核委員會將就指控進行評估,并考慮采取適當手段保護公司股東利益。
審計機構德勤躺槍
在財務報告審計方面,德勤的審計師躺槍。渾水在做空報告中指出,好未來的收入和資產在2011年IPO之后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長,但審計費用年均增長速度只有2.8%,好未來估計要餓死審計師。并認為,德勤(中國)在審計方面做得很不及格。總之,德勤的審計做得很差勁,估計跟報酬少有關。
而在6年前,同樣是渾水,做空中國教育行業另一龍頭股——新東方,并同樣攻擊德勤(中國)。
2012年7月,渾水公司發布報告,質疑新東方財務報告存在欺詐。受之影響,新東方股價一夜暴跌35.02%,累計下跌57.32%,市值縮水過半。套路還是那個套路,在指控新東方財務造假時,渾水的盡職報告也是長達90多頁,并詳細描述了渾水的調查過程。
當時,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微博中回應稱,美國渾水公司是一家專門以做空中國股來牟利的公司,對新東方的指責是沒有依據的。隨后又陸續召開媒體發布會公開表態,重振信心。新東方回應渾水質疑之后,7月19日當天,新東方股票大漲17.89%,報收于每股11.2美元。
2012年10月18日,經過3個月的調查,經過美國證監會的審核,SEC認為新東方的VlE結構及下屬學校收益可以進入合并財務報表。奧本海默基金分析師發表正面研究報告并將其目標價提升到25美元,受該報告影響,新東方股價開市大漲。
可以說,新東方成功擊退渾水做空勢力挽回局面。而至于渾水利用做空牟利,基巖資本副總裁岑賽銦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收集完證據并形成唱空報告,其背后的對沖基金介入股票建立空頭頭寸,當唱空報告一發出,股價大跌,對沖基金便低價回購股票平倉,賺取差價。
至于好未來能否像新東方一樣成功擊退渾水,還是得拿實證說話,空口表態投資者并不買賬。
岑賽銦表示,好未來股價未來走勢的關鍵在于渾水所提到的財務造假是否真實,美國市場對于財務造假的容忍度很低,目前就看好未來如何反擊。
港股教育板塊略受影響
受渾水做空好未來影響,昨日港股教育板塊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香港教育國際、中教控股跌幅較大,分別跌7.02%和5.12%。
中泰證券醫藥教育行業資深分析師施佳麗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能市場信心有點受到影響,但是從教育股本身來看,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高校收入主要就是學費和住宿費,學費層面招生簡章以及招生人數規劃等都是公開透明的,學校的成本主要是在教師薪酬這塊,但這個也很容易核實,所以財務作假可能性不高。
如果將區間漲跌幅拉長來看,今年以來港股教育板塊走勢強勁,其中中教控股漲幅超過125%,新高教集團漲幅也在98%,包括楓葉教育、宇華教育、民生教育漲幅都在30%以上,大幅跑贏恒生指數。
港股專家溫天納向記者表示,經歷了教育行業“講故事”的階段后,教育投資已進入基本面階段,港股教育股的強勢表現主要得益于業績基本面的支撐,估值也享受著稀缺性溢價以及更高的增長空間。
國信證券5月底曾發文稱,民辦教育行業發展邏輯清晰,供需不平衡長期利好行業領跑者;資產優質業績靚麗,是資金避險情緒提升后的優先選擇;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上市和排隊IPO,港股教育板塊已經形成,市場關注度進一步提升。在資本支持下加速擴張的教育公司跑馬圈地進度加速,帶來的高回報預期顯著抬升板塊估值。
截至目前,已經有10家教育企業在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而目前A股僅有五方教育申請IPO。事實上,在登陸A股的路上,除了華圖教育外,精銳教育、億童文教都折戟而歸,目前A股的教育類個股大部分都是通過上市公司重組并購教育類資產而來。
對此,溫天納表示,內地教育機構難以實現在A股上市的可能,主要原因還是監管環境復雜,以及盈利方面的要求,還有VIE結構等。所以A股的教育股從成色來看,沒有港股的純,大都是通過并購整合登陸A股,往往伴隨著比較大的商譽產生,從而導致業績變臉,這也是為何A股教育類股票股價表現一般的原因。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