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琳 見習記者 張文湘
維力醫療重大資產重組一事有了新的進展。7月20日,維力醫療宣布終止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而將收購方式變更為支付現金收購。除收購方式外,收購的總價也發生了變化,新的收購計劃將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自今年4月份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以來,維力醫療受到監管層的密切關注,而證監會在6月份下發的反饋意見通知書,維力醫療至今仍未回復。行業人士認為,由于未達到重大資產重組標準,新的收購計劃預計將會“加速”。
維力醫療證券事務代表吳利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將盡快召開董事會,在董事會后將召開專門的投資者說明會,對本次收購的所有問題進行解答。
凈利潤下滑 維力醫療斥資5.2億元收購
今年1月15日,維力醫療宣布因重大事項停牌。4月14日,維力醫療發布了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案。本次收購的資產為江西狼和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狼和醫療”)全部股權,資產交易價格達到5.2億元,本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其中,維力醫療擬以16.35元/股的價格,募集2.68億元,而另外2.52億元則以現金方式支付。
資料顯示,維力醫療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不超過2.68億元配套資金,用于支付購買資產的現金對價及其他費用。
公開資料顯示,狼和醫療成立于2011年1月份,其主要產品為一次性包皮環切縫合器。截至2017年年末,狼和醫療的總資產、凈資產分別為1.47億元和1.05億元,其估值較凈資產增值4.15億元,增值率達到394.55%。2016年和2017年,狼和醫療營業收入分別為7313萬元和9680萬元,而扣非后凈利潤則分別為1725萬元和2697萬元。
狼和醫療原股東承諾,2018年至2020年3年間,狼和醫療實現扣非后凈利潤分別不低于3358萬元、4212萬元、5094萬元。維力醫療表示,收購狼和醫療能完善上市公司產業布局,豐富產品結構,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實現新的利潤增長點。
近年來,維力醫療的盈利能力在明顯下滑。2016年和2017年,維力醫療凈利潤均出現下滑,其中2017年維力醫療凈利潤同比下滑18.54%。進入2018年之后,維力醫療盈利能力弱化的情況依然未見好轉,今年一季度,維力醫療凈利潤為616萬元,同比下滑幅度高達58.52%。維力醫療解釋稱,一季度利潤下滑,主要是匯兌損失增加,同時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所致。
一波三折最終變更收購方式
維力醫療本次收購頗受關注,其交易報告書中關于“我國居民的包皮過長患病率約在56.36%”的陳述,也引發市場熱議。4月25日,上交所發布問詢函,要求維力醫療對狼和醫療的專利、產品競爭優勢等問題進行說明。
而在6月7日,證監會也針對本次收購下發了反饋意見通知書,提出了26個反饋意見,并要求維力醫療在30個工作日內對反饋意見進行回復。
而此后事件的發展,則出乎不少行業人士的意料。7月19日,維力醫療向證監會申請延期回復反饋意見,理由是“鑒于反饋意見中涉及的核查、材料補充工作等事項較多,預計無法在要求的時間內向中國證監會提交書面回復材料”。
僅在一天之后,維力醫療卻宣布放棄本次發行股份計劃,而將購買資產的方式改為現金購買。同時,由于預計現金收購總價將低于公司2017年凈資產的50%,新的收購方案未達到重大資產重組標準。資料顯示,維力醫療2017年凈資產的50%為4.46億元,如狼和醫療估值未發生變化,維力醫療此番將只收購狼和醫療的部分股權。
對于變更收購方式的原因,維力醫療解釋稱,“由于本次交易歷時較長,在交易進程期間及重組審核期間資本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為配合并快速推動上市公司的戰略發展,切實維護上市公司和廣大投資者利益”。
“從當前的情況,如果收購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這樣收購的進程將會更加迅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說道。
復牌后股價下跌逾三成
另外,維力醫療在公告中提到的“資本市場環境的變化”,也引起了投資者的關注。維力醫療的股票于5月3日開市起復牌,在5月3日至7月24日期間,維力醫療股價由17.7元/股跌至12.11元/股,跌幅達31.58%,而原計劃發行股份的價格為16.35元/股。不過,對于改變收購方式是否也受股價下跌的影響,吳利芳同樣未給出正面回復。
除了定增之外,股價對維力醫療員工持股計劃的影響也引人關注。2017年12月26日,維力醫療宣布完成員工持股計劃。其員工持股計劃在二級市場累計買入687萬股維力醫療股票,約占維力醫療總股本的3.44%,成交均價約為20.89元/股。2017年12月26日至今年7月24日間,維力醫療股價最低值為11.02元/股,比員工持股成交均價下跌了47.25%。
“公司二股東是補倉義務人,股價跌破員工持股計劃的預警線時,二股東會進行補倉,這個不需要公告。”在被問及如何處理員工持股計劃可能面臨的“爆倉”風險時,吳利芳如是說道。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