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殷高峰
作為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主力上市公司之一,中環裝備近日在環保領域再次有所收獲。
依托公司在環保監測方面的技術優勢,中環裝備旗下三級子公司中節能天融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和西安市環保局簽約,將在西安打造“智慧環保”。項目總金額3.31億元,是近年來智慧環保和環境監測領域單體中標最大訂單。
據悉,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外部環境的驅動下,為了完善中國節能產業鏈,積極應對未來節能環保市場變化,中環裝備目前已經確立了“A+2+N”的裝備戰略。
“其中A是能效環境大數據及智能化監測檢測。”中環裝備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此次在西安打造的“智慧環保”項目也是其“A+2+N”的裝備戰略具體推進。
“智慧環保”推動西安產業升級
近年來,我國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綠色發展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公眾對環境保護的需求大幅提高,保護生態環境的認識高度、政策力度、實踐深度不斷提高,全社會關注環保的氛圍逐漸形成。
西安是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迎來了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等機遇。重大的發展機遇對西安市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和范圍的進一步擴大,環境保護基礎工作和監管能力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
“智慧環保的建設將以科技的力量,改善環境的同時,降低經濟發展成本,推動西安市產業結構調整,實施供給側改革,拉動和促進西安市監測、互聯網環境產業的超快速發展,培育西安市新興產業增長點,開啟綠色GDP引擎,提升西安市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新抓手。”中環裝備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智慧環保”項目的建設,將進一步補齊環境環保工作短板,夯實工作基礎,提升管理能力。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西安市早在2013年就已經啟動的“智慧西安”的規劃和建設提出:建設八大應用示范體系、逐步形成五大智慧產業聚集區,而“智慧環保”則是八大應用示范體系之一。
建立環保“大數據”
“‘智慧城市’發展的一大重點就是‘如何用智能化的技術改善我們的城市環境’,實現城市發展與環保相結合。基于智慧城市的發展,如何做到‘智慧化’環保也成為了我們亟待實現的目標,成為我們需要實現的共同訴求。”中環裝備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據他介紹,智慧環保的建設將提升環境監管能力,為環保行政部門提供新鮮的一手數據,提供行政處罰依據,有效提高環保部門的管理效率,提升環境保護效果,解決人員缺乏與監管任務繁重的矛盾,是利用科學技術提高管理水平典型應用。
“環保在建設智慧城市環節中占據非常重要的角色,大數據正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隨著大數據的日益火熱,也將為環保提供新思路。”上述負責任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國內智慧環保的建設工作如火如荼,北京、深圳、無錫、成都、銀川等城市的智慧環保工作積累了大量的寶貴經驗。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西安“智慧環保”項目擬充分利用全天候、多區域、多門類、多層次的監測手段,統籌先進的科研、技術、儀器和設備優勢,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環境監測網絡;利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智能化技術手段,將環保感知數據、業務數據、空間地理信息數據、視頻數據等集中整合與交互共享,形成環保“大數據”。
中環裝備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大數據管理平臺的搭建,大數據標準制度規范體系的建立,數據標準體系架構的明確,促進數據共享、體制機制的開放,避免“信息孤島”,并進一步通過對大數據的挖掘、分析,建立相關環境數據分析、決策模型,打通環評管理、污染源監控、排污許可、排污交易、排污收費、監察執法、環境監測、應急處置等管理環節,用數據支撐業務,用數據整合管理,在改善環境質量、加強環境管理、保障公眾知情權等環境保護工作中,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認知與管理,提高生態環境監管的主動性、準確性和有效性,形成以大數據為核心的環境管理新業態,提升環境監管水平。
“‘智慧環保’項目的建設將極大提高環保業務能力,促進數據資源共享、系統整合,實現信息資源的管理和高效利用,提高環境監管和應急防范能力,提升政府形象,為政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上述負責人表示。
將西安模式推向全國
西安“智慧環保”項目以環境監測為基礎,依托大數據與管理信息平臺,可實現在環境、社會、經濟的三元結合,從而切實促進西安市可持續發展,是貫徹十八大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理念的最佳實踐。
中環裝備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目前我國環境污染主要來自工業、能源、農業等行業,翔實的數據支撐有助于政府科學、經濟地以環境效益最大化的方式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為供給側改革提供極具價值的數據支撐與決策依據。”
“而且,‘智慧環保’對推動環保產業發展、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具有積極意義。”中環裝備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規模化的投入及未來行程的環境大數據平臺,也將拉動和促進監測、互聯網環境產業的超快速發展,培育新興產業增長點,開創綠色GDP引擎。
“此次西安的模式作為我們的一個探索,我們接下來將向全國推行。”中環裝備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當前,各地政府都面臨比較嚴重的環保壓力,中環裝備將依托自身的技術實力,積極布局,推動公司的業務邁上新的臺階。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