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晚間,中信證券披露了2018年度報告,全年營收約372.21億元,同比下滑14.02%;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93.90億元,同比減少17.87%,繼續位居國內證券公司首位。
多項業務表現占優
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證券業營收同比下滑14.46%,凈利潤同比下滑41.16%。中信證券歸母凈利潤下滑17.87%,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2018年,受行情低迷、股票質押風險暴露、發行審核趨嚴等多方面不利因素影響,中信證券各業務板塊業績也多有下滑,經紀、投行、自營等業務條線業績下滑,信用業務和資管業務收入同比有所增加。
2018年,中信證券實現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58.34億元,同比下滑17.40%。據年報披露,2018年,中信證券境內股權業務承銷規模人民幣1783億元,市場份額14.75%,排名行業第一;債券業務承銷規模人民幣7659億元,市場份額5.11%,排名同業第一;境內并購重組(中國證監會通道類業務)交易規模人民幣723億元,排名行業第二。
自營占營收比例最大
從各業務對營收的占比來看,中信證券自營收入占營收比例為21.62%,位居第一;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占營收比例為19.96%,位居第二;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占比為15.67%,位居第三;投行業務和利息凈收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9.78%和6.51%。
與上一年度相比,各業務板塊對營收的貢獻排名未變,但自營收入占營收比例下降比較明顯,經紀業務和資管業務收入占營收比例稍有增長。
據中信證券年報披露,其境內代理股票基金交易總量人民幣11.05萬億元(不含場內貨幣基金交易量),市場份額6.09%,保持行業第二。資產管理規模人民幣1.34萬億元,市場份額10.40%;主動管理規模人民幣5528億元,均排名行業第一。
進一步增強核心競爭力
去年底以來,中信證券動作不斷,先是啟動收購廣州證券,隨后又發布員工持股計劃,在業界引起巨大反響。
華泰證券研報表示,激勵機制和橫向收購雙管齊下,龍頭券商領行業先鋒。一方面,公司激勵和治理機制走在行業前端,將進一步優化員工激勵和公司治理;同時,收購廣州證券交易完成后,中信證券有望充分激活廣州證券在廣東省及周邊區域的經營網點布局、客戶資源和國資委資源,夯實地區優勢,增強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2019年,在資本市場改革與政策糾偏、投行和直投業務增長、融資成本下行、股權質押紓困、集中提升等多種趨勢下,中信證券作為龍頭券商有望享受估值溢價。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