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文婧
東音股份(002793)4月24日晚間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置入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羅欣藥業”)99.65476%的股權,擬置入資產的預估值為75.43億元。羅欣藥業是集藥品研發、生產、銷售及醫療健康服務為一體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以及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如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將由傳統泵業轉型升級為醫藥制造。隨著預案的公布,東音股份于4月25日復牌。
昔日港股分紅大戶擬登陸A股
據了解,羅欣藥業于2005年在香港上市,并于2017年成功完成私有化退市。在香港上市期間,羅欣藥業的股價從發行價格0.26港元/股,到私有化要約以17港元/股退出,給投資者創造累計投資收益達到65倍以上,可謂長期價值投資典范。此次羅欣藥業擬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的方式登陸A股市場。
根據預案,此次重大資產重組將采取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資產置換及股份轉讓的方式進行。東音股份除保留2.68億元貨幣現金、可轉債外,在扣除東音股份2018年度現金分紅后,其余資產及負債作為置出資產,置出資產預估值為8.9億元,與交易對方持有的羅欣藥業99.65476%股權中的等值部分進行資產置換。置入資產與置出資產的差額部分,由東音股份以10.48元/股的價格向交易對方按其各自持有擬置入資產的比例發行股份購買。此外,東音股份實際控制人方秀寶及其一致行動人將向得怡欣華、得怡恒佳、成都得怡合計轉讓6026.09萬股東音股份股票,占東音股份總股本的比例接近30%,轉讓價格為14.27元/股。
羅欣控股、克拉瑪依玨志、GiantStar為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羅欣藥業61.78302%的股份。此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羅欣控股,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劉保起。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將由井用潛水泵等的生產和銷售,轉型為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進入生物醫藥這一新興產業。
創新驅動 多類型用藥市占率領先
羅欣藥業高度重視自主研發和創新積極布局創新藥研發體系。據預案披露,羅欣藥業擁有新藥證書48項、在研1類新藥6項。除自主研發新藥外,羅欣藥業重點聚焦消化類、呼吸類、抗腫瘤類產品等領域,與阿斯利康公司、BauschHealthCompaniesInc.、CJHealthCareCorporation、阿拉賓度制藥有限公司、YSLAB、帝國制藥等全球知名的醫療健康企業建立了深層合作,積極打造大健康平臺。
其次,在生產制造方面,羅欣藥業擁有通過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的粉針劑、凍干粉針劑、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干混懸劑、小容量注射劑及大容量注射劑等生產線,部分制劑車間于2019年取得了歐盟認證證書和國際藥品認證合作組織證書。此外,為降低自有制劑產品成本、提升價格競爭優勢、布局醫藥產業鏈上游,羅欣藥業積極拓展原料藥業務,目前已建立化學原料藥生產體系、抗腫瘤原料藥生產體系等。公司鹽酸氨溴索原料藥最大產能可達120噸/年,居于行業前列。公司原料藥工廠已于2016年先后通過日本《醫藥品外國制造業者認定證書》場地認證和韓國食品和藥品安全部官方審計。
羅欣藥業擁有藥品注冊批件305項,同時積極發掘非洲、南美洲及部分“一帶一路”國家等新興市場的機會,11個產品被列入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4個產品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12個產品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139個項目被列入“山東省火炬計劃、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山東省技術創新項目”。
值得關注的是,羅欣藥業憑借強大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實力在多個領域市場占有率居前,并且主要在研產品涉及抗腫瘤類用藥、消化類用藥、心血管類用藥、呼吸類用藥等領域,未來的上市品種預計會迎來可觀的數量。2011年起羅欣藥業連續獲得“中國醫藥研發產品線最佳工業企業”稱號,豐富的產品線為公司的持續經營提供堅實保障。
醫藥市場前景廣闊 盈利能力可期
當前,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據全球領先的醫藥保健行業市場情報商IQVIA數據顯示,預計到2022年,全球醫藥市場規模將達到1.4萬億美元。另據我國衛生部披露,到2020年,中國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應可達到6.5%至7.0%。未來,我國醫療衛生支出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醫藥行業需求具有剛性的特點,隨著宏觀經濟逐漸復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穩步提高、“二孩”政策以及人口的老齡化趨勢都將持續刺激醫藥市場需求的增長。隨著醫療保障覆蓋范圍不斷拓寬,醫療需求將進一步釋放。
在新的發展模式下,醫藥產業有望繼續延續較高的發展速度。此次交易將盈利狀況良好的醫藥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將使上市公司成為一家規模較大、產品線豐富、行業地位突出、市場份額較高且具有較強競爭力和長期發展潛力的醫藥企業。在廣闊的醫療健康行業發展趨勢下,羅欣藥業有望獲得良好的市場表現。
羅欣藥業主要的藥品市場發展前景良好。國內抗消化性潰瘍及胃動力藥物市場規模將繼續維持高速增長。受全球環境的惡化、呼吸系統疾病患病率的增加以及新的生物制劑批準和靶向治療等因素推動,全球呼吸系統用藥市場將維持穩定增長,預估2022年該領域藥品支出將達400億-500億美元。隨著人口的增長和老齡化程度的加劇,我國腫瘤患者發病率持續走高。近5年來,我國抗腫瘤藥物治療市場規模每年均維持在10%以上的增速。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交易將通過注入優質的醫藥資產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改善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與未來長期發展預期。
資料顯示,2016、2017、2018年度,羅欣藥業未經審計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4.12億元、4.96億元、5.08億元,業績增長穩健向上且持續性良好。
根據此次交易雙方簽署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業績承諾方承諾羅欣藥業在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5.5億元、6.5億元、7.5億元。根據羅欣藥業過往業績表現,上述業績承諾符合企業發展態勢。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資產重組完成后,羅欣藥業將完成與A股資本市場的對接,進一步推動公司的業務發展、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和行業地位、增強抗風險能力、提升企業產業整合能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推動力。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