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作金 見習記者 李正
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截至今年5月9日,已有70余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重組預案,從行業分布來看,集中在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公用事業、化工、醫藥生物等。
并購重組政策重大變化
鼓勵專注主業
日前,證監會公示了第七屆并購重組委委員擬任人選。而在此之前,證監會已經發布了多項并購重組鼓勵政策,涉及調價機制、經營性資產認定、小額快速審核、配套募集資金、被否IPO企業借殼間隔期等。
中泰證券政策組負責人楊暢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并購重組委換屆疊加近期的一系列并購政策,集中體現了監管部門希望通過簡化行政審批、強化靈活定價機制和解決重組后資金壓力等措施,解決在并購重組中各方存在的實際困難,從而為上市公司運用并購工具發展壯大提供了更大的運作空間。這將激發二級市場活力,逐漸帶動投資者信心的恢復。
對于并購重組市場未來的格局走向,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認為,未來重組市場仍將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導向,就是更加主張一家企業在主業體系下的整合,而不是過多的跨行業。他認為,這更加符合重組本身的概念,而且有利于通過整合實現外延式的擴張,通過整合資源的優勢配置,實現上下游的協調。
央企并購重組加速
“忽悠式”重組人人喊打
今年并購重組的企業中不乏國企、央企身影。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這類企業的并購重組具有籌劃周期長、重組體量大、涉及企業多、行業跨度廣等特點。
以中國船舶為例,從公司2019年4月27日發布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修訂稿)(以下簡稱“預案修訂稿”)可以發現,公司于2018年2月26日召開了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案的預案》及相關議案,并公告了原有預案,截至近日,中國船舶仍在對預案進行修訂,可見公司籌劃并購重組的周期跨度將以年為單位計算,籌劃周期之長可見一斑。
國金證券分析師王華君表示,重組整合是我國船舶制造業優結構、補短板的必要手段。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此前曾表示,船舶制造是戰略性重組領域之一,未來整合空間較大。“兩船”資產、業務部分重疊且各有側重,南船側重船舶制造,北船側重船舶設計與配套,若重組成功,軍船業務將更好協同、民船業務有望形成合力,突破高技術船型與共拓海外市場。
除了像中國船舶、建研院這樣的大型央企或者國企,也有一些市值低的上市公司在進行重組。
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公司中,部分是為了企業未來發展需要進行的資源整合再分配,但也不排除有些“動機不純”的公司在進行“忽悠式”重組。
事實上,對于“忽悠式”重組,監管層一直以來都是重拳出擊,并且多次表態要加大執法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凈化資本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秩序,嚴懲擾亂市場秩序的害群之馬。切實優化監管制度,發揮重大資產重組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積極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桂浩明提醒投資者,參與重組概念股,需要謹慎。“目前重組概念不如以前風光,因為前幾年的資產重組可能給市場留下了一些陰影。”桂浩明說,未來重組市場的機會出現在兩方面:第一,重組以后企業獲得新的利潤增長點,擴大了公司的經營能力;第二,企業面貌改變后,企業的行業布局更加完整,對企業的估值提升有作用。
(策劃 黃作金 李正)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