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MAX8事件的余波仍在持續發酵中。近日,因737MAX8停飛造成了損失,東航、國航、南航及廈航均向波音公司提出索賠。波音公司則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回應,不會對法律及客戶往來、財務等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和發表意見,公司的主要精力在軟件升級及安全測試上等恢復運營方面。
停飛事件影響顯現
多地機場吞吐量下滑
“我只能透露,現在媒體報道是屬實的,我們確實向波音提出了索賠,但是具體金額沒辦法公布。”5月22日下午,中國國航相關部門人士向證券時報·e公司確認了索賠事項,但對于其他的細節則未透露。
據媒體報道,目前已經有東航、南航、國航及廈航四家公司就波音737MAX8停飛事件,向波音公司提出了索賠要求。報道稱,這幾家航企正在探索如何在索賠方面進行協調的法律選項,相關談判正處于初步階段,可能不一定會達成一致結果。記者聯系采訪了東航及南航,截至發稿,這兩家航空公司未給出明確回復。
而在5月21日,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對于東航向波音提出索賠一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對企業之間的商業行為,不便做評論,但是任何企業依法申索自己合法、合理的利益,這是無可非議的。
今年3月,在埃塞爾比亞空難事件發生后,出于航空安全運輸方面的考慮,中國率先停飛波音737MAX飛機。據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航空公司共運營有96架737MAX8機型,分別為南航24架、國航15架、海航11架、上航11架、廈航10架、山航7架、深航5架、東航及祥鵬各3架、奧凱、福州及昆明各2架,九元1架。
其中,福州航空和上海航空737MAX8飛機占總機隊數比重較大,分別達到11.11%和10.68%,其余航空公司的占比約為3%~7%。總體來看,國內運營的737MAX8飛機占國內運營中總飛機比重約為2.75%。
雖然總體上,停飛的機型在國內運營的飛機總機型中占比并不高,但長時間的停飛給航空公司、機場、乘客等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且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影響正在逐步顯現。
如白云機場4月的生產經營數據顯示,4月白云機場完成進港286.86萬人,同比去年下降了0.83%。這也是白云機場多年來首次出現了進港人數下降。
此外,長水機場4月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0.75%。首都機場則在3、4月份連續兩個月出現旅客吞吐量下降,4月更下降了5.9%,還有海口、三亞機場、福州、杭州等多個機場出現了旅客吞吐量下降的現象。
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巡視員張清日前針對4月千萬級機場旅客吞吐量負增長的現象回應稱,除了受到“五一”假期調整、極端天氣等偶發性因素影響,3月份國內投入運營的波音737MAX8停飛,航空公司調減了部分機場的航線航班執行,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停飛讓波音生產成本劇增
事實上,737MAX8機型在全世界已經停飛,受影響的還有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早在今年3月,挪威航空公司就曾要求美國波音公司賠償因停飛所造成的損失。
因停飛向航空器制造公司索賠早有先例。2013年波音787電池事故中,因波音787停飛造成日本航空收益減少39億日元(約合2.5元億人民幣);當時,印度航空也向波音索賠至少3700萬美元。
目前來看,波音公司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危機。今年4月,波音發布今年第一季度財報時承認,因737Max的失事,一季度公司生產成本已經增加了10億美元。這其中還只是包括了生產放緩后增加的庫存開支、人員開支以及上漲的零部件價格等,并未將可能產生的賠償費用計算在內。今年3月以來,波音未收到任何該型號飛機的新訂單。
今年一季度,波音營收為229億美元,同比下跌2%;凈利潤為21.5億美元,同比下跌13.2%;核心運營利潤為19.86億美元,同比下跌21%。核心每股收益3.16美元,低于市場預估的3.25美元。波音公司原本增長良好的幾個核心指標都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
5月22日晚間,波音公司方面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波音方面不會對法律相關事務的問題做出回應或評論,也不討論與任何客戶之間的任何溝通。對于該事件給波音帶來的財務損失,也“不討論財務問題。我們的精力放在安全升級及測試,確保早日復飛上,這是我們可以討論的重點”。
據了解,目前波音已經完成了737MAX8軟件升級的開發,以及相關的模擬機測試和由公司開展的工程試飛。截至5月16日,波音已經用安裝升級后MCAS軟件的737MAX8進行了207架次、超過360小時飛行。此外,波音已經開發了改進的培訓和教學材料,并正在與美國聯邦航空局(FAA)、全球航空管理機構和航空公司客戶共同對它們進行評審,以支持重返運營和更長期的運行。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