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勇
5月29日晚間,獐子島按時回復交易所針對公司2018年報提出的十條問詢,就2018年的業績到底靠不靠譜、一季度業績為啥虧損、業績未恢復高管薪酬考核為何要調整等一系列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公司在回復問詢時也再次確認將努力改善主業經營,優化資產與負債結構,強化成本費用管控,預計自本報告期末起至少12個月內持續經營能力得到提升。
業務真實性無虞
交易所針對獐子島提出的十個問詢問題中,公司2018年業績的真實性是否存疑是關注的一個重點。在獐子島的回復公告中,公司也明確表示,長期資產不需計提減值準備,公司按照賬齡分析法計提的相關壞賬準備金額合理,不存在通過不當盈余管理規避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行為。公司還詳列數據證明了公司的所得稅費用與公司2018年的營業收入以及當期實現的利潤總額是匹配的。并結合行業特點和經營模式等情況,解釋了2018年二季度扣非后凈利潤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與其他三季差異的原因。公司自查確認,2018年度不存在提前確認收入和跨期轉結成本的情況。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2018年的經營業績是真實準確,經得起推敲的。
獐子島的年審機構在回復說明中也表示,保留意見涉及事項不具有廣泛性影響,并不存在以保留意見代替否定意見或無法表示意見的情況。針對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執行了審計程序,獲取了主要客戶的銷售合同、發票、發貨單、函證等審計證據,對于出口銷售收入,獐子島獲取了報關單、貨運提單等資料。通過執行上述程序,獐子島方面認為公司營業收入真實、準確、完整。
一季度扇貝沒“跑”
由于底播扇貝曾兩次大規模受災,獐子島的經營業績每有大幅變化 ,就經常被人以“扇貝跑路”調侃。因為2019年一季度公司業績出現大幅虧損,一些媒體也再次給獐子島扣上了“扇貝又跑了”的帽子。雖然在一季度的業績預報中,公司曾對業績下滑的原因進行過解釋,在此次回復函中,獐子島再次就一季度虧損原因進行了說明。
受2018年前次災情影響,扇貝可收獲資源總量減少,相應折舊攤銷、海域使用金等固定成本無法攤薄,產品單位成本上升;公司對扇貝市場銷售策略進行了相應調整,將選擇性價比較好的時點進行銷售,導致一季度采捕及銷售量減少;受銀行對公司的貿易融資額度減少因素影響,一季度國際貿易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除了上述這三條主要原因,因一季度人民幣升值造成匯兌損失增加,按期末應收款項計提的壞賬準備損失較上年同期增加等方面原因影響,獐子島一季度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虧損。從公告中來看,并不存在著市場上流傳的公司扇貝再次受災的情況。
獐子島在前期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也曾回應投資者表示,根據上半年的日常生產和監測情況來看,底播扇貝目前生長正常。
薪酬考核調整有緣由
2014年獐子島首次遭災時,獐子島曾公告高管自愿降薪。即在2.66億元利潤的剛性指標未實現情形下,這些高管均只取得50%的崗位年薪。然而五年時間里,公司海洋牧場再次遭災,利潤目標也較原來的設定存在著較大差距。對高管薪酬考核機制進行調整是否合理也成為關注的一個焦點。對此,獐子島在回復公告中表示,公司再次受災,遭受巨大損失,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較2014年底發生了較大變化。在面臨較大生產與經營壓力、資金與利息壓力的情況下,公司短期內實現2014年設定的凈利潤恢復目標難度進一步加大。因此,需要通過建立更加科學的薪酬績效體系,穩定公司業務,化解公司風險。
獐子島在公告中表示,考慮到原機制不利于對現有高管團隊的激勵,不利于外部的市場開拓、業績拉動能力強的高級人才的引進。公司實施新的薪酬激勵方案,實質為保障公司實現更高業績目標、保障股東權益的有力舉措,且先有公司利益的增長,然后才可能有高管的激勵,而沒有通過業績考核的高管將面臨降職、降薪,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繼續勒緊腰帶過日子
回復公告中,獐子島還對未能在2018年消除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疑慮的原因進行了說明,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海洋牧場災害的滯后效應導致收入及利潤的主要貢獻產品底播蝦夷扇貝產量無法短期內有效恢復,雖有其他產品對其利潤缺口進行有力補充,但海洋牧場布局調整、產品結構調整以及組織架構調整等轉型效果將滯后體現。且從公司落實的11項措施的進展情況及有效性來看,在改善主業經營、優化資產與負債結構、強化成本費用控制等方面仍較2017年有較大進步。
數據上看,2018年獐子島一直在勒緊褲腰過日子。據公告,2018年,公司財務費用同比下降21.08%,管理費用同比下降9.31%,銷售費用同比下降12.24%。人資成本較2017年減少8.24%。各類金融機構借款余額也較上年末下降2.83億元,降幅9.55%。2019年一季度,公司通過組織優化、開源節流等措施,銷售費用及管理費用較去年同期又降低了485萬元,降幅6.91%。
獐子島在公告中表示,將通過努力改善主業經營、優化資產與負債結構、強化成本費用管控等3項措施,讓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得到提升。提升資源端的有效產出,提升市場端的掌控力和銷售規模。
在保障經營資金穩定方面,公司將加強與債權銀行溝通,保障續貸工作平穩進行,并爭取將部分2019年到期的流動負債調整為中長期負債,提升與經營周期的匹配度。此外,公司還要繼續處置閑置資產,并推動股權融資工作,探討債轉股方案,并積極探索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公司加快轉型。
(編輯 上官夢露 策劃 李勇)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