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殷高峰
繼收購大股東旗下中再生環境服務有限公司100%股權后,中再資環再次加大業務布局。中再資環6月17日晚間公告披露,公司擬9.96億元收購大股東旗下危廢業務公司。
西安朝華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單元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行業相關政策的推進,中再資環通過加大布局,提升經營能力,有利于搶抓政策和市場機遇。
加大業務布局
公告披露,中再資環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公司控股股東的全資子公司中再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再控股”)持有的山東中再生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山東環科”)100%股權,交易作價6.8億元;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中再控股、葉慶華、楊文斌等29名股東持有的武漢森泰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森泰環保”)100%股權,交易作價約3.16億元。此次重組交易作價合計約9.96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中再資環擬向不超過十名符合條件的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發行數量不超過發行前總股本的20%。募集配套資金不超約5.24億元,主要用于支付標的公司現金對價;投入標的公司森泰環保在建的高端環保設備制造及技術研發基地項目;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支付此次重組稅費及中介機構費用等。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過此次交易中擬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交易價格的100%。
中再控股向中再資環承諾在業績承諾期內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019年度不低于4401萬元、2020年度不低于6513萬元、2021年度不低于7473萬元,累計不低于1.84億元。中再控股等向中再資環承諾在業績承諾期內實際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019年度不低于2707萬元、2020年度不低于3119萬元、2021年度不低于3514萬元,累計不低于9340萬元。
“本次收購山東環科、森泰環保主要是在公司原有基礎上拓展環保領域業務覆蓋范圍,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經營能力。”中再資環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公告也指出,預計本次交易完成后將較大幅度提升上市公司的資產規模、營業收入和凈利潤水平,有利于提高上市資產質量、優化上市公司財務狀況、增強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中再資環表示,公司主要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業務及產業園區一般固廢回收再利用業務。本次擬收購對象山東環科擁有危廢無害化安全處置經營許可資質30000噸/年,其中焚燒處置16550噸/年,安全填埋處置13450噸/年;擬收購的森泰環保主要提供以工業園區及工業企業污水處理為主的環境污染治理服務,主要包括污水處理設施投資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第三方運營服務以及環保水處理相關技術服務,具備環境工程設計、工程施工、設備制造、運營管理等綜合服務能力。
政策推動迎發展良機
去年,“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大排查行動”、“清廢行動2018”等一系列專項行動,《關于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的通知》等政策措施聯合倒逼各經濟主體加強對于危廢處置的重視,市場機遇凸顯。
“當前,隨著相關政策的推進,以廢電拆解、垃圾處理等為主的環保行業將迎來發展良機。”西安朝華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單元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國家發改委關于征求對《推動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中指出,要開展家電“以舊換新”活動,鼓勵消費者提前更新淘汰能耗差、安全性差的電冰箱、洗衣機、空調、電視機、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抽油煙機等家電產品,中央財政給予不高于產品價格13%的補貼(單臺上限800元)。“在這一政策的帶動下,廢電拆解的規模會有比較大的提升,中再資環通過進一步加大布局,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業務能力,搶抓政策和市場機遇。”
“尤其是值得注意的是,將于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單元莊表示。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條例規定,如果個人沒有將垃圾分類投放最高罰款200元人民幣,單位混裝混運最高罰款5萬元人民幣,堪稱“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同時,根據住建部等部委的要求,46個重點城市到2020年底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2019年起全面啟動,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
“這意味著,對于中再資環來說,將迎來行業發展的東風。”單元莊表示,隨著藍天、碧水、凈土等政策持續加碼,細分領域治理需求仍充分,這對整個行業來說,將迎來發展良機。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在251家環保行業上市公司中,2019年一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達到148家,占比近六成。其中,中再資環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35.08%。
(編輯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