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婷
6月19日晚間實達集團發布公告稱。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引入地方國資背景戰投鄭州航空港區興創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興創電子”),募集資金不超過13億元,擬全部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及其他有息負債。
公告顯示,興創電子控股股東興港投資系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下屬的國有獨資公司。按照本次發行數量上限進行測算,興創電子持有實達集團股份比例將達到16.64%,北京昂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權比例將變為30.54%,仍為公司控股股東,故本次非公開發行不會導致公司的控制權發生變化。
另據《證券日報》記者查詢獲悉,興創電子成立于2018年10月16日,注冊資本為1億元,對于興創電子后續是否存在增持計劃,實達集團董秘吳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興創電子在未來12個月內無增持亦無減少股份安排計劃。
公司負債率高遭遇流動性壓力
實達集團自2016年啟動戰略轉型,相繼收購深圳興飛、東方拓宇、中科融通三家公司及其業務后,公司重新回歸IT行業,轉型成為一家移動智能終端產品解決方案提供商,并實現在物聯網安防領域的初始布局。
公司逐步實現縱向深入到移動智能終端的整機及電池、電源適配器等設備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及銷售;橫向延伸到智能安防監控領域的解決方案集成及項目管理運營,初步實現“移動物聯+移動互聯”戰略的基本布局。
重組完成后,2016至2017年公司業績有亮眼表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2.33億元、64.74億元,同比增長1265.48%、52.94%,而同期扣非凈利潤為9514.52萬元、1.69億元,同比增長365.67%、77.62%。
不過2018年公司在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時,卻遭遇了凈利潤的大幅虧損。2018年實達集團整體實現營業收入為67.60億元,比2017年略有增長;而凈利潤虧損2.67億元,主要系計提了商譽減值準備約4.72億元。
實達集團表示,2018年因宏觀去杠桿因素影響,特別是中興事件發生后,金融機構開始陸續對公司收貸,造成公司資金面逐步緊張。特別是原計劃于2018年第4季度擬發行的10億小公募債未能如期發行,2017年11月已發行的私募債“17實達債”在2018年11月進入回售期,更加劇了公司資金緊張的情況。為此,從2018年第4季度開始,公司將工作重點轉移到多方籌措資金,極力緩解公司資金緊張狀況方面。
資金壓力持續影響到2019年,今年一季度實達集團凈利潤同比下降了15.21%。數據顯示,2016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及2019年3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4.36%、65.05%、64.42%和63.31%,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相比處于較高的水平。同時,公司資產流動性較差,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較低,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實達集團認為,公司迫切需要通過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優化公司資本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同時,較高的負債水平所帶來的高額財務費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經營業績。
定增13億元引入地方國資為二股東
公告顯示,實達集團計劃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25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13億元。
對于此次定增并引入國資戰略投資者為第二大股東,實達集團認為,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及其他有息負債,有利于公司降低資產負債率,減少財務費用,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進而更好地應對流動性風險,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據悉,興創電子主營業務包括移動智能終端及配件業務和物聯網周界安防業務;興創電子及其控股股東興港投資主營業務包括政策性建設、經營性地產、產業園、公用事業、金融、智慧城市等業務。而引入戰略投資者興創電子,同時也將增強實達集團股東背景。引入興創電子不僅有利于優化公司資本結構、緩解流動性風險,也為公司未來長遠發展所需的融資渠道提供了一定保障。
今年5月份,受到5G概念股被熱捧影響,實達集團股價也產生了加大幅度的波動,公司對此進行風險提示表示,公司內外部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
數據顯示,2018年末公司商譽賬面余額為15億元,其中,深圳興飛、中科融通和東方拓宇對應的商譽賬面余額分別為9.46億元、3.31億元和2.24億元。除中科融通2018年業績承諾完成率僅80%外,公司披露業績承諾均已完成。但是2018年,公司卻首次對興飛科技和中科融通分別計提商譽減值準備4.47億元和0.25億元。
對此,實達集團表示,雖然深圳興飛完成了業績承諾,但公司通過對國內外市場行情、深圳興飛目前的經營狀況以及資金狀況等綜合分析,決定對收購深圳興飛形成的商譽計提4.47億元的商譽減值。
“公司主要子公司深圳興飛等對于資金需求較大,而去年4季度小公募債未能如期發行,公司采取了嚴控經營費用,壓縮經營成本等措施,也對子公司經營造成了影響。”吳波對記者表示,目前公司定增事宜仍在推進之中,故而公司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測算之后做了計提減值。
(編輯 白寶玉)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