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小康 見習記者 王珂
7月30日晚間,覽海醫療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覽海投資”)發布2019年中報,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56.06萬元,同比下降57.2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8809.71萬元,同比下降273.64%。
值得一提的是,覽海投資已經陷入連續10年扣非凈利潤虧損的經營困境。公司近年來頻繁通過股權質押、出售子公司股權,以及在二級市場進行股票交易等方式來籌措資金,并聲稱以此更快更好地實現業務轉型。實際上,公司通過上述操作取得的“立竿見影”的效果,就是在2018年年末實現扭虧為盈,并成功摘掉“*ST”的帽子。然而好景不長,進入2019年以來,公司在一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之后,中期業績再度蒙上陰云。
《證券日報》記者就公司未來經營以及業績、資金等方面問題,向覽海投資董事會秘書何婧致電并通過郵件發送了采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日,公司方面沒有回復。
轉型醫療服務初期 收支差距懸殊
覽海投資原名中海(海南)海盛船務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5月掛牌上市,早期主營航運業務。
2015年年底,公司開始剝離航運資產,初步探索向醫療服務行業轉型,2016年和2017年該項業務均未在年報中體現,經三年建設,至2018年,公司醫療服務業務才首次被納入財務報表中的主營業務項,2019年,醫療服務已成為公司營業收入的唯一來源。
然而被公司寄予厚望的醫療服務業務,其經營情況并不樂觀。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醫療服務業務實現營業收入為1716.65萬元,但營業成本卻高達9341.93萬元。而2019年上半年,在公司營收僅956.06萬元,同比減少57.29%的情況下,公司營業成本已高達5252.96萬元,是營收的5.49倍。
此外,根據樓客、好租、辦辦網等寫字樓租賃網站數據,覽海門診目前所在的上海陸家嘴環球金融中心,平均租金在10元/平方米/日左右,以門診占地面積近8000平方米(數據來源公司官網)估算,每年覽海門診僅租金成本將接近3000萬元。
知名醫療產業投資機構Bio-HealthCapital執行合伙人衷興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民營高端醫療服務行業的關鍵是要充分發掘行業內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所在,要有能力做其他醫療機構做不了、接不下的事情。此外,規模是否大而全、地理位置、環境舒適等都是次要因素,在“黃金地段”過于高額的房租成本勢必會對公司經營帶來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8年年報中,公司曾對2019年全年業績表示樂觀,提出全年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營業成本控制在1.2億元以內。然而,從中報實際情況來看,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僅實現公司全年預期值的6.4%,營業成本占預期值的44.17%,同時公司在中報里也并未再次提及全年業績目標。
炒股+賣資產實現扭虧 后續資金缺口仍堪憂
面對主營長期“入不敷出”的困境,覽海投資其實也在通過“賣賣賣”減壓,但實際效果可能并不盡人意。
近三年來,覽海投資先后出售子公司海南海盛、深圳三鼎、海盛上壽股權給中遠海運、覽海洛恒等關聯方,并于2018年拋售了占其持股總數93.61%的1.47億股東華軟件股票。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以來,覽海投資出售的子公司股權和股票金額累計接近10億元。
此外,從2016年至今,公司還發布了9次股東(包含控股股東)質押股份相關公告,其中,截至最近一次控股股東質押公告發布的2019年7月3日,公司控股股東上海覽海投資有限公司累計質押的股票數量為2.74億股,占其持股總數的89.82%。
正是借助上述操作,覽海投資在扣非凈利潤連續虧損10年,歸母凈利潤連續虧損2年之后,于2018年實現扭虧為盈,并在2019年4月成功“摘星脫帽”。盡管被強制退市的風險暫時消弭,但公司的經營困境并未解決,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虧損8809.71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18年7月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時曾表示,公司未來還將投入合計超過20億元的資金用于籌建國際高端綜合性醫院和專科醫院,其中,覽海康復醫院、覽海西南骨科醫院、覽海外灘醫院分別預計于2020年、2021年、2023年開始試運營。
然而,記者梳理發現,僅憑公司目前資金狀況難以完成前述投資。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覽海投資持有貨幣資金2421.47萬元,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合計為-1040.41萬元,負債合計5.92億元。
在公司幾乎已將在手的與醫療產業無關的資產出售殆盡的情況下,后續還能通過何種渠道進行籌資,令人擔憂。
對此,衷興華表示,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穩步推進,民營醫療機構具備的優勢將會逐漸顯現,打開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但同業競爭也隨之激烈,對于新進者來說,在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還應該有效降低運營成本,走專而精的集約式發展道路,盲目擴大投資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編輯 孫倩)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