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此前布局教育文化業務之后,飼料和水產生產商百洋股份(002696)再次進行跨界投資,公司9月12日公告稱,擬與參股公司及其他自然人共同投資設立廣西百聚源再生資源有限公司(擬定名稱),并出資2550萬元取得控股股東地位。新設立的子公司將主要從事再生物資回收與批發等業務。
記者注意到,從2013年開始,百洋股份盈利水平進入瓶頸期,增速開始放緩,出現歸母凈利潤下滑或微增情況,由此在2017年收購教育文化資產進行轉型發展,當年實現了業績高速增長。但好景不長,教育業務在2018年也遭遇挫折,百洋股份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歸母凈利潤持續下降。
百洋股份此次與參股公司廣西鴻生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生源公司)布局再生資源業務,試圖在環保產業尋找新的增長點。
設立子公司從事再生資源業務
百洋股份為傳統的飼料及飼料原料、水產食品加工生產商,后增加了教育文化業務,公司旗下只有參股的聯營企業鴻生源公司從事環保工程業務,持股比例為46.63%。也就是說,此前百洋股份并未直接從事環保業務。
此次百洋股份與鴻生源公司、3名自然人共同設立再生資源子公司,并出資2550萬元取得51%股權,實現控股地位,將直接介入再生物資回收與批發、廢渣廢液的處置、車輛電池的回收利用與無害化處理、醫療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等環保業務。
百洋股份參股的鴻生源公司則出資2075萬元,持有41.5%股權。
百洋股份表示,此次投資有利于進一步培育公司新的增長點,實現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不過,該項目的立項、環評等工作尚處于批復階段,項目是否能最終實施尚存在不確定性,同時還可能面臨運營管理、內部控制、市場變化等方面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此次投資的重要參與方,鴻生源公司2019年以來的經營情況并不理想。百洋股份2019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投資收益凈額為-764.55萬元,同比下降223.14%,主要原因系鴻生源公司承攬的環保工程數量減少致使經營效益同比下降所致。
在此情況下,百洋股份能否通過再生資源子公司在環保領域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還需進一步觀察。
轉型教育遭遇挫折
記者注意到,百洋股份賴以生存的主業一直圍繞羅非魚產業鏈發展,包括飼料、水產食品加工等,但是從2013年開始,其盈利能力進入瓶頸期,增速開始放緩。2013年-2014年,百洋股份歸母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32.81%、0.83%,2015年-2016年則先后微增1.20%、3.81%,盈利增長情況并不明顯。
因此,百洋股份決定在完善羅非魚產業鏈主業的同時,向新興領域轉型發展。2016年曾計劃在醫療健康領域擇機并購,不過最終選擇了教育文化領域,2017年收購了數字藝術教育企業北京火星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火星時代)100%股權。
2017年,百洋股份實現歸母凈利潤1.13億元,同比增長91.04%,主要原因系飼料項目產能的進一步釋放及收購火星時代項目的順利完成。其中,火星時代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8253.33萬元,超額完成8000萬元的業績承諾,成為公司主要利潤來源。
但好景不長,2018年,百洋股份盈利嚴重下滑,實現歸母凈利潤5714萬元,同比下降49.52%。其中,火星時代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4123.76萬元,未完成業績承諾。為此,百洋股份對收購火星時代形成的商譽計提減值2.22億元,成為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2019年上半年,百洋股份盈利下滑仍在持續,實現歸母凈利潤2963萬元,同比下降41.15%,教育文化業務仍然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為此,百洋股份計劃出售火星時代100%股權,目前相關事宜仍在進行中。
面對轉型遇挫,百洋股份有了回歸主業的想法,提出重點發展原有主業,依托原有主業的發展基礎,向產業上下游進行拓展的思路。2019年上半年,百洋股份通過收購新增了遠洋捕撈加工業務,并表示該業務未來的增長空間較大,預計將會形成企業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
不過,在進行主業拓展的同時,百洋股份并未放棄跨界發展的想法,仍在嘗試尋找新的增長點,此次布局再生資源業務,就是在環保領域的試水。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