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殷高峰
寶德股份出售慶匯租賃一事可謂是一波三折。在將買家由安徽英泓變更為首拓融匯后,新的交易方案卻被深交所發函問詢。
在此次問詢中,深交所主要對標的公司的評估方式,以及寶德股份的持續盈利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問詢。在經過延期回復申請之后,近日,寶德股份對深交所的問詢問題進行了回復。
剝離租賃業務后寶德股份的持續盈利能力是深交所此次問詢的一個重點,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2016年-2018年,寶德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77億元、7.22億元、4.18億元,其中融資租賃業務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5.31億元、6.47億元、3.88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78.43%、89.61%、92.82%??梢哉f,寶德股份的融資租賃業務基本上都是來自慶匯租賃。
深交所要求寶德股份結合1月份-5月份的經營情況、本次交易產生投資收益等情況說明剝離融資租賃業務后,上市公司可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受到重大影響,是否構成導致公司重組后主要資產為現金或者無具體經營業務的情形。
對此寶德股份在回復函中稱,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繼續經營石油鉆采設備電控自動化產品的研發、制造及銷售業務;此外,上市公司也將尋找對現有業務存在支持的、具備持續盈利能力的優質資產進行并購,以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不存在導致上市公司重組后主要資產為現金或者無具體經營業務的情形。
寶德股份表示,假設上市公司于2019年初置出慶匯租賃,公司主營業務回歸石油鉆采自動化業務,則2019年1月份-5月份上市公司備考石油鉆采自動化業務營業收入為1109.74萬元,備考凈利潤為-476.20萬元;2019年6月份自動化新產品發貨量較大,2019年1月份-6月份石油鉆采自動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821.30萬元,同比增長約10%,凈利潤為-318.13萬元,虧損比1月份-5月份收窄。
寶德股份稱,目前,全球經濟正處于溫和復蘇狀態,伴隨著近期國際油價的回升,石油行業資本性支出正在從低點轉向緩慢增長。近年來公司堅持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積極推進產品升級、智能化及系統解決方案的轉型,公司市場范圍已從國內拓展至北美、南美、俄羅斯和中東等多個地區。2018年公司自主研發的VSD控制系統(抽油機控制柜)取得歐盟CE認證證書,為開拓歐標海外市場打開了通道。公司將緊抓這一歷史機遇,通過抓訂單、搶份額、調結構、降成本等措施確保公司在石油鉆采電控領域的領先地位,促進經營業績的提升。
“剝離租賃業務后,預計今年仍將是虧損。”寶德股份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將積極改善經營狀況,力保2020年實現盈利。
財稅專家、西北大學國際商學院客座教授仝鐵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一個企業來講,將虧損資產剝離出去,止住“出血點”,減少“出血量”,不但可以避免虧損進一步增大,也有利于通過這一過程盤活資產,回收現金,改善企業的資產結構,為企業下一步發展提供契機。
寶德股份在回復函中稱,將從三個方面推動公司2020年扭虧為盈。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將繼續深化發展自動化業務,依托原有石油自動化業務的技術優勢,將自動化控制技術向其他產業延伸,充分發揮自動化產業之間的協同效應,進一步深化在高端智能控制產業的布局,做精、做強高端智能控制業務,形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將繼續堅持內生性增長和外延式擴張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平臺優勢及股東相關資源,積極探索行業內外可持續發展的新機會,積極開展資本運作,整體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同時,租金收入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的有益補充。目前,公司研發中心大樓已逐步投入使用,為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除自用面積外,剩余部分用于出租,相應租金收入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的有益補充。
此外,現金流改善為提升公司業績提供支持。寶德股份稱,本次交易可為公司帶來3.1億元現金流入,公司將一部分資金用于主業研發投入及市場開拓,促進石油鉆采主業業績提升;適時進行行業并購,以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寶德股份表示,假設本次交易對價款全部用于理財,按年化4%收益率測算,也可預計為公司每年帶來約1200萬元收益。
仝鐵漢表示,企業的利潤構成主要包括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其中主營業務和其他業務帶來的營業利潤應在利潤總額中占比最大,其他方面產生的利潤形成有效補充。一個實業型企業只有聚焦主業,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和資產的周轉率,并有高質量的銷售收入和利潤,保證自身利潤的持續性、合理性和穩定性,就會有好的發展前景。
作為寶德股份2015年收購的資產,慶匯租賃此次出售和此前收購是的價格也是問詢函此次問詢的重點。深交所要求寶德股份說明說明標的資產兩次轉讓采取不同評估方法確定交易價格的原因及合理性以及結合慶匯租賃近年來的經營情況、資產狀況等對比兩次估值情況,說明本次估值顯著低于上次估值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存在侵害上市公司及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對此,寶德股份回復稱,因前后兩次交易的市場環境、標的公司資產質量及盈利能力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評估機構選用了不同的評估方法,且最終的評估價值、交易價格相差較大。該等變化是市場環境變化、客觀因素導致的,因此前后兩次轉讓采取不同評估方法確定的交易價格具有客觀性、合理性。
上述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評估的是經過獨立財務顧問及評估師核查,公司在回復公告中也對評估的合理性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