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肖偉
近日,肉雞、豬肉、水產等養殖類上市公司股價逆勢走強,成為當下市場行情亮點之一。《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唐人神、大康農業、佳沃股份等湖南養殖類上市公司各出絕招,以實際行動為消費市場提供豬、牛、羊、海產品和相關服務,為惠民生提供切實保障。
先進產能惠及民生
今年以來,唐人神采取多種方式擴大先進產能,加快產能落地以惠及民生。今年8月,唐人神舉行雜交構樹種養一體化產業扶貧模式簽約儀式,引入雜交構樹為生豬養殖提供飼料、消解糞便、阻擋傳染、帶動扶貧,形成“豬-糞-肥-樹-料-豬”良性循環。同月,唐人神召開中國智能養豬技術高級研討會,邀請陳煥春、沈建忠等工程院院士為智能養豬工程出謀劃策,引入AI技術為構建10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工程提供技術支持。10月,唐人神在河南南樂縣投資的年出欄30萬頭肥豬項目試投產運行。10月17日,唐人神對外公告稱,收到發審委會議準備工作的函件,可轉債事宜箭在弦上,募投資金將用于先進產能建設。
唐人神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走高,我們有意推遲部分生豬出欄時間,一方面是增加生豬出欄體重,提升單頭豬含肉量,以便消費者選購;一方面考慮到元旦、春節等傳統節假日屬于豬肉消費高峰,在此時間點上精準投放肥豬,更能惠及民生。此外,我們也加大種豬留存數量,為明年先進產能擴產奠定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唐人神在積極抓好生豬飼料研發和生產的同時,也不忘做好水產膨化飼料、肉雞養殖飼料的生產和擴產工作,為水產養殖旺季和肉雞消費旺季提供服務。唐人神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有多年的飼料研發和生產經驗,生豬、雞鴨、魚類的飼料生產工藝有共性特征。我們也擁有多年合作的經銷商和營銷網絡,能將各類優質飼料及時送達養殖大戶,保障他們正常經營和擴大產能。”
緬甸肉牛端上餐桌
市場普遍認為,隨著豬肉價格走高,肉牛作為替代品的價格也會隨之上升。對于這種看上去似乎“顯而易見”的觀點,大康農業卻不大認同。大康農業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8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國內市場對牛肉的消費量已達到830萬噸,預計2020年將突破1000萬噸大關。目前,我們摸底結果表明,國內當前肉牛養殖產能在500萬噸至600萬噸左右,尚有較大缺口需要通過進口彌補。”言下之意,肉牛的供求格局存在長期缺口,豬肉價格上漲對其而言僅是短期擾動因素。
正是認定肉牛長期缺口需要得到有效補充,大康農業下大力氣建立跨國供應鏈,采取“緬甸養牛+云南屠宰+四川招商”模式,把緬甸高原草場的肉牛端上中國消費者的餐桌。目前,大康農業已完成了成都、重慶的選點招商工作,預計跨國供應鏈將在今年11月份為四川消費市場提供來自緬甸草原的牛肉產品。
大康農業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緬甸與中國相鄰互為友好領邦,這個項目是境內和境外聯動發展的結果。資源在緬甸境內,市場在中國境內,跨國供應鏈如同一座大橋,把供求兩端緊緊聯系起來。我們在緬甸配套建立飼料企業和養殖企業,緬甸土地多、日照長、水源豐富、人工便宜,在飼料生產和肉牛養殖方面有先天優勢。緬甸項目的牛出欄之后,就進入我們設立的隔離場進行動物防疫觀察,在隔離30天之后,通過公路運輸進入云南項目進行屠宰和深加工,再通過物流網絡進入成都的農貿市場、商超和餐飲行業,最后端上到成都市民的餐桌。”
智利三文魚游進菜籃子
今年以來,受到病毒、海虱等因素影響,挪威漁民提前捕撈三文魚上市,造成三文魚價格短期下跌后迅猛上升。10月22日,納斯達克三文魚綜合價格指數報收5.08歐元每公斤,較一周前上漲11.40%,較4周前上漲19.70%。
短期價格上漲疊加長期需求擴大,推動佳沃股份對智利三文魚養殖資產的并購重組工作快速向前奔跑。在短短一年內,佳沃股份在佳沃集團的支持下,迅速完成項目備案,獲得投資證書,通過美國、智利、巴西、俄羅斯四國反壟斷審查,最終順利交收。今年12月1日,佳沃股份將通過自建通路,對國內輸送智利三文魚。天眼查數據顯示,早在今年6月,佳沃股份出資2000萬元成立佳沃(上海)食品有限公司,意在對接海外供應鏈。
佳沃股份董事長湯捷曾公開表示:“并購三文魚這一優質、稀缺的生物資源,有助于在中國食品消費升級的大機遇中掌握先機。”他還表示,要盡快將三文魚產能從當前6.4萬噸擴大至10萬噸,充分利用許可證配額生產潛力,讓智利三文魚盡快游入中國菜籃子。崔志勇也表示:“我們收購了很優質的資產,未來表現值得大家期待。”
一位長期從事海產行業的研究人員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三文魚因其富含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有海洋軟黃金之稱,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主要海產消費品之一,也是我國高度重視的高端海產品之一。我國的企業和科研機構在三文魚養殖方面也進行了許多嘗試和探索,例如陸基三文魚養殖、近海深水箱籠養殖以及輪船養殖等。這些嘗試和探索均有其意義和價值,但是存在占地面積大、投資成本大、設備折舊快、海上災害多、遠離原產地水土環境等不利因素,以上方式的綜合養殖成本難以降低至市場可接受水平,還需要更多技術創新和研發攻關解決這些問題。從目前到將來較長一段時間內,選取三文魚原產地的優質海岸線,使用當地的優選魚卵和健康魚苗,配合成熟管理方式和先進養殖技術,仍然是全球三文魚產業的主流生產方式,也是我國工薪階層消費者能放心吃上優質三文魚的主要供應來源。”
(編輯 喬川川)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