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2月24日晚間,順豐控股發布了未經審計的2019年業績快報,毫無意外地成為了A股第一家營收超千億的快遞公司,2019年度營收達到1121.93億元,同比增加23.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7.97億元,同比增加27.24%;基本每股收益達到1.32元,同比增加28.16%。
引人注意的是,順豐控股總資產在2019年度也達到了925.35億元,同比增加28.94%。
發力天網:保持空中絕對競爭優勢
據了解,從1月24日至2月19日期間,順豐航空為馳援武漢執行的防疫物資運輸航班總量增長至107個,累計貨量2682噸,遠遠超過其他航空公司。
在許多國際航線無法正常復航下,順豐2月13日緊急復航“杭州-紐約-杭州”B747機型的全貨機;2月14日緊急復航“無錫-重慶-哈恩-無錫”順豐自有B747機型運營的歐洲貨運航線;2月15日復航“深圳-金奈-深圳”順豐自有B747機型運營的印度貨運航線。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支援武漢的運輸中,順豐采用無人機運輸方式,在7分鐘內將緊急醫用物資運輸到金銀潭醫院,打通了醫療物資運送的空中通道。僅在2月12日當天,就有3架無人機執行了運輸任務,無人機貨物運輸18架次(往返),總載重70kg。
順豐可以調度如此龐大的資源,非一日之功。作為國內最大的貨運航空公司,順豐航空目前擁有58架全貨機,自有貨機占據了行業半壁江山,747、757、767等機型齊全,保證了運力的充足和靈活性,現順豐國際快遞服務的國家及地區達70個,而這也保證了順豐天網的運輸半徑覆蓋了距離大于1000km的區域。
招商證券分析師認為,航空網絡布局有利于提供快速、安全、高品質的快遞服務,增強服務的差異化,提升中高端物流業務的進入壁壘,另外還有助于擴展冷鏈物流、國際貨運等新業務,是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
而在建設中的鄂州機場定位于亞太區第一個專業貨運機場,預計2021年正式運營。順豐遠期規劃2025年航空發貨量達245萬噸,配備126架全貨機。機場運營后,順豐將為國內200多個城市提供次晨達產品和服務,在遠程運輸上構筑強大競爭壁壘。
發力地網:匹配細分業務發展
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中國快遞史只有短短30年時間,與百年歷史的國際快遞巨頭相比,中國快遞龍頭面對的市場空間更深更廣,面對的競爭對手也更具進化力。順豐選擇探索新的細分市場,給未來帶來了更多種可能性。
順豐的“地網”是以鐵路、公路、快遞柜為代表,分別覆蓋800-1000公里,800公里以內,及最后100米,依托于終端網點、中轉分撥網絡、運輸隊伍、配送隊伍、客服團隊等資源,順豐已建成覆蓋全國的快遞網絡,并向全球拓展。天網與地網的融合為順豐構造了貨物全球流通的運輸網絡,強化公司時效優勢。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電商件的現實需求需要增加陸運資源以適應電商件的高速發展,同時為使從航空運輸到地面運輸,再到終端毛細血管保持暢通,保持高性價比。
在2019年5月推出特惠專配產品后,順豐的業務量在新產品和新業務的共同推動下開始呈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在新產品推出后的7個月業務量達31.89億票,同比增長37%。
2019年,為了提升順豐地網的運載能力,順豐發行58億可轉債,其中用5.9億提升陸路運力。
2019年,順豐快運品牌獨立發布,在快運市場中引發行業變革,作為順豐近年來發展最快的新業務板塊,也為順豐“地網”進行了有力補充。
伴隨順豐在傳統業務、冷鏈、重貨、供應鏈等多項B端業務完成初步布局,“天網+地網+信息網”的重資產規模格局,已經讓順豐具備了難以跨越的領先優勢。
多元化布局羽翼漸豐
2019年,順豐實現了千億營收的跨越。規模之下,是多元化戰略布局的羽翼漸豐。2019年3月,順豐完成了對DHL中國地區供應鏈業務的收購。依托順豐的網絡基礎設施與業務、DHL全球領先的供應鏈管理經驗,順豐DHL在汽車及工業制造行業、快消及零售行業、醫藥行業、高科技3C行業不斷開拓客戶,保持持續增長。
而同日公布的順豐1月份月度數據也側面印證了這一點,順豐控股2020年1月份的業務量同比增超4成,達到5.66億件。
招商證券分析師表示,從當前市場的競爭格局來看,各大快遞企業均有向綜合物流發展的趨勢,但就規模來說,順豐的資產壁壘是競爭對手等在短時間難以突破的。
大量資產的投入必定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利潤端承壓,但從長遠來看,順豐已經獲得了航空領域的先發優勢,在多領域均占據了市場,時效與服務質量方面遠遠優于行業,隨著運營規模的擴大,成本將不斷被攤薄,行業壁壘持續加深,綜合實力將邁上新臺階,利潤將持續增長,有望在快遞行業整合的浪潮中成為物流巨頭。
業內人士表示,轉型做綜合物流服務商的順豐,并不僅僅是單純的一家快遞公司,在快遞行業企業紛紛轉型綜合物流服務商的背景下,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建立在資源底盤實力的基礎上。
順豐的直營模式和對“快”的極致要求,使得順豐在“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的建設上傾注心血,三網的建設和融合,構建了順豐的“血液體系”,資源底盤聯動帶動了順豐在傳統業務和新業務、新產品之間的相互促進發展。
(編輯 孫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