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溫氏股份又創造了一個新的最好成績。
4月23日晚間,溫氏股份(300498,SZ)發布2019年年報。去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1.2億元,同比增長27.75%;實現凈利潤139.67億元,同比增長252.94%。
“豬雞共舞”業績搶眼,以至于掩蓋了溫氏股份“整合基因”的亮點。實際上,深耕行業30余載,溫氏股份當前已橫向拓展出乳業、水禽、蛋雞、養鴿等成長產業,并完成了“育種、動保、飼料、畜牧設備、育肥”的生產端一體化整合。當前,溫氏股份正加速向下游“屠宰-加工-生鮮”等零售終端延伸,致力于打造全產業鏈肉奶蛋白食品平臺型龍頭公司。
換句話說,用“養殖龍頭”已無法準確形容溫氏股份。今年年初,平安證券也給出了“強烈推薦”的研報,其中指出,溫氏股份作為“肉蛋白航母”,正乘產業升級浪潮砥礪前行。
與此同時,溫氏股份也一直秉承“共享”精神。
內部,溫氏股份在去年底推出第二期股票激勵計劃,深度綁定核心高管利益,促進公司的長足發展;外部,其2019年年報也給出了高分紅,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10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53.12億元,同時進行資本公積轉贈股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贈2股。加上2019年中期派發現金15.94億元,2019年,溫氏股份累計分紅69.05億元。
2019年業績再創新高
行業里去年會賺錢的A股上市公司到底有多賺錢?溫氏股份2019年年報數據告訴你,每一天,這家公司大概要賺3800萬元,也就是說,平均2.6天就能實現掙一個億的“小目標”,不用一個月,就可以賺足十億元。
根據4月23日晚間披露的2019年業績顯示,溫氏股份去年實現營業收入約731.2億元,同比增長27.7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39.67億元,同比增長252.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約130.54億元,同比增長233.61%。
具體方面,作為上市公司中豬雞出欄量均在全國排首位的雙龍頭企業,溫氏股份“雞豬雙引擎”的傳統優勢在年報中依舊得到體現:去年肉豬類實現營收418.12億元,占比57.18%,毛利率達28.84%;肉雞類實現營收267.86億元,占比36.64%,肉雞類毛利率為26.31%。
實際上,除了傳統黃羽肉雞和商品肉豬的養殖和銷售,溫氏股份還兼營肉鴨、奶牛、蛋雞、鴿子、肉鵝的養殖及其產品的銷售。其中,乳業公司的原奶銷售、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及銷售三大業務獨立經營,并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報告期內銷售原奶8.69萬噸,同比增加15.11%;銷售成品奶1.86萬噸,同比增加10.41%;銷售總收入7.28億元。
根據分產品營收數據,溫氏股份去年“其他養殖類”營收達到20.9億元,同比增長19.98%,說實話,僅這一項目的數據,就趕超不少上市公司全年業績。
與此同時,溫氏股份圍繞畜禽養殖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經營屠宰、食品加工、現代農牧裝備制造、獸藥生產、生鮮食品流通連鎖經營以及金融投資等業務。
根據年報披露數據,去年,溫氏股份在這些業務上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同比增長,其中,設備制造業務同比增長更是達到107.10%。
橫向全產業縱向全鏈條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這也是溫氏股份多年來的真實寫照——開創一個新高度,又走向另一個更高的高度。
1983年,溫北英抓住土地聯產承包制推行的機遇,以“七戶八股”為基礎,邁開溫氏創業的步伐;到1997年,溫氏股份用了十年,初步實現禽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并將成功經驗復制到養豬業,并逐步成長為豬雞出欄數均為全國首位的“豬雞雙龍頭”企業。
實際上,動物疫病對于養殖企業而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能夠穿越整個豬周期而保持業績穩定的養殖企業才是具有投資價值的。這也就是說,越“不像”養殖企業的養殖企業,越有可能平穩穿越豬周期。而這,可以說正是溫氏股份一直追求的方向。
于是,生產端一體化布局完成后,溫氏股份開啟了“橫向發展”,2002年成立乳業公司,2011年成立溫氏投資,2015年首家生鮮門店于深圳開業;2018年禽畜屠宰加工項目開始在全國布局落地,2019年收購京海進軍白羽雞行業,補齊肉類蛋白的另一重要板塊。
外界評論,溫氏股份是一家自創立之初便帶有“整合”基因的企業,歷經30余載快速發展,內部由家族式管理向現代化企業治理進化,外部不斷延伸全產業鏈條布局,致力于打造肉奶蛋白食品平臺型公司。
如今,溫氏股份也在加速向下游延伸屠宰到達終端,探索“屠宰加工-中央倉儲-物流配送-連鎖門店”的模式。
一直以來,屠宰是生豬產業鏈上連接生產端(生豬養殖)和零售端(豬肉銷售)的重要環節。過去,食用熱鮮肉的偏好決定了生豬多在銷區屠宰,養殖到屠宰環節的流通方式多以“調豬”為主;而在當下,豬肉消費升級和生豬疫病防控影響下,活豬長距離跨省(區、市)調運將逐步減少。因此,有分析指出,“運豬”轉向“運肉”轉變將使得屠宰在產業鏈上的定位上移。
實際上,健全現代生豬流通體系,這本身也是當下產業升級重要任務之一。在今年一月,平安證券發布研報指出,溫氏股份這艘全鏈條布局之肉蛋白航母,正乘產業升級浪潮砥礪前行。
有研究曾分析溫氏股份成功的原因,離不開公司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來的以緊密型“公司+農戶(或家庭農場)”為核心、以適度規模化養殖為基礎的發展和經營管理模式,即“溫氏模式”,主要包括:科學有效的員工激勵機制、創新的產業化分工合作模式、高效的養殖產業鏈一體化管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機制以及健康的企業文化。
天風證券深度研究也指出,未來,溫氏股份將加速成長。
共享高分紅
前文提到,有分析指出,“科學有效的員工激勵機制”是溫氏股份成功的原因之一。
實際上,溫氏股份發展過程中,始終貫徹“精誠合作,齊創美滿生活”的企業文化,通過真誠的分享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從1983年成立時的“七戶八股”就帶有股份性質;1986年溫北英在內部推行職工全員持股制,并提出“溫氏食品、人人有份”,對員工歸屬感和集團發展推動極大。溫氏股份不存在單一持有公司5%以上股權的股東,最大個人股東溫鵬程持股也只有僅4.08%。
2019年12月,溫氏股份推出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2800余人獲得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并定下2年的業績考核目標,通過深度綁定核心高管利益,促進公司的長足發展。
毋庸置疑,這些員工、創業股東持有公司股票,當然也高度認同公司價值,將公司視為個人事業發展的優質平臺,將持有溫氏股份作為自己安全可靠的投資方式。
在全員持股、利益共享的理念下,溫氏股份成功發展為具有現代化、民主化治理的優秀企業,上市后,更是持續加大對股東的財富共享。
數據顯示,溫氏股份一直是一個高分紅的企業,2019年年報發布之前,自2015年以來,溫氏股份已經累計分紅6次(2016年半年度也有一次分紅),分紅總額高達146.76億元。股利支付率最高達到67%,最低也有26%。
2019年年報,溫氏股份再次給出了高分紅,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10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53.12億元,同時進行資本公積轉贈股本,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贈2股。
天風證券研報判斷,2020-2021年是生豬養殖產業的高盈利之年,根據溫氏股份歷史分紅水平以及公司未來資產擴張節奏,預計2020~2021年公司股利支付率將達到40%、60%和70%,即高分紅的態勢將持續下去。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