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我在網上買了一輛永久自行車,沒想到新車到手就問題頻出。”近日,家住浙江的小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反映,疫情期間為解決出行代步問題,她在永久天貓旗艦店上購買了一款折疊式自行車,“結果還沒用就要先修理,想申請退貨,客服就開始愛搭不理。”
不過,專營永久自行車的門店經銷商李建向記者表示:“永久自行車的品質相較而言還是過硬的,我賣這個品牌7年了,近兩年銷量也是上漲的,大約一年可以賣850輛左右。”
但仍有一些愛車人士向記者表示,“現在的永久已經不是原來的永久了。”
作為中國最早的自行車整車制造廠家之一,“上海永久”創建至今已有80年,然而這個一度響徹國內的馳名商標如今卻頻遭投訴,背后究竟是小概率事件還是質量管控能力的日益下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一切要從代工廠說起。
投訴不少質量堪憂?
中路股份(600818,SH;前收盤價10.8元)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擁有的“永久”自行車商標曾獲首屆“中國馳名商標”等多項榮譽,是中國自行車制造業民族品牌的象征。2019年,永久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19億元,虧損88.52萬元。
由于疫情,不少人在這一特殊時期為了減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選擇自行車出行,僅2月份電動自行車的網銷量就增長了6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不少實體店了解到,寒假期間,原本是針對8至14歲群體的銷售旺季,但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一些上班族也會來選購自行車。
3月上旬,小筱收貨后發現,自己在網上購買的永久自行車無法正常使用,客服便安排售后人員致電小筱,對方稱鏈條問題很常見。由于遠程連線并不能真正幫小筱解決問題,售后人員在二次溝通時表示可以去修車鋪找師傅修,費用報銷。
小筱本以為只是新車掉鏈子,到了修理鋪,修車師傅卻說后輪也有問題。話音剛落,突然“嘣”的一聲,左邊的塑料手剎直接裂開,斷了。
家在上海的楊先生亦向記者表示,兩年前他在永久天貓旗艦店上購買過一款近千元的自行車,組裝完成后發現輪子是歪的,“比起近千元的價格,退貨算及時止損了”。楊先生表示,當時同城寄回,運費就花了100多元。
記者發現,在新浪黑貓投訴、聚投訴等平臺,關于永久自行車的消費者投訴不少。新浪黑貓投訴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有20余條關于永久自行車的投訴,其中包括永久天貓旗艦店出售殘次品、拒絕退貨、缺少配件、嚴重質量問題、欺騙消費者等等。
記者聯系了消費者陳先生,他同樣于3月初收到了在永久天貓旗艦店購買的自行車,結果發現前叉支架一長一短導致車子騎起來會向左偏移,但售后人員卻和他說,“這是運輸造成的問題”。
“旗艦店從不承認是自行車出了質量問題,一再強調說支持開箱驗貨,一旦簽收就默認完好,個人原因退貨需要自行承擔運費。”陳先生告訴記者,這樣的推脫讓他氣不打一處來。
利潤有限代工廠壓縮成本
新買的車子問題頻出,小筱懷疑自己是不是買到了冒牌貨,但查詢了防偽標識,結果顯示“該序列號是上海永久公司品牌產品”。小筱隨即聯系客服要求退貨,但是3天過去,對方不再回應。
最終,小筱決定直接在平臺上發起退貨申請,填寫了因質量問題退貨后,小筱接到對方電話,讓她換一個申請理由。永久天貓旗艦店售后人員給出的解釋是:“不能把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歸類為質量問題。”
查看永久天貓旗艦店提供的檢測報告與網絡銷售授權書,記者注意到,該商品的生產單位為中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永久自行車有限公司),受檢單位為天津福盛達運動器材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28日生產的該批次產品經抽樣(2輛檢測,2輛備樣)為合格品,全權委托上海丹鳳貿易有限公司為永久牌系列產品淘寶天貓商城的官方旗艦店。
看起來手續齊全、質檢合格的產品為何頻遭消費者質疑?連續數日,各大經銷商都向記者聲稱永久自行車質量不錯,這似
乎又與消費者的反饋大有出入。
這其中的門道終于在一家專營永久品牌的區域總代理徐晨光那里找到了答案。
“網銷車和實體店的車不一樣,它牽扯到運費方面的問題,直接削弱了一輛車的利潤空間。”徐晨光從事永久產品的批發和零售已經十余年,他告訴記者,網店包郵費用幾乎和實體店的利潤持平,因此只能在扣減成本上想辦法。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2012年上海永久入駐電子商務平臺,到2019年永久電商店鋪已達300多家,時至今日“價格戰”依舊是網銷產品的主旋律。
“我曾經也遇到過,我賣680元的山地車,為什么網店只賣500元?和代工廠給我的出廠價差不多。后來工廠就和我解釋,在網上銷售的永久產品確實是真的,只不過有一個特定車間的產品專供網上銷售,所用的零部件與供給實體店產品有區別,把成本也壓得小一些。”徐晨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
記者又聯絡到了一家生產永久自行車網銷產品的天津代工廠員工小吳,她也證實了這一說法:“上海永久的中低端產品都是以代工形式生產,每個工廠有自己的采購體系,所以永久自行車的品質會參差不齊。”
小吳表示,自行車的重要零部件價格常年居高不下,以前用進口零件,但是經銷商拿貨的報價越叫越低,為了擴大銷售利潤,就開始改用低端配件,或者以減料的方式壓低整車成本價。
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近五年市場持續低迷,一臺出廠價四五百元的山地車,工廠可能只有二三十元的利潤。“代工廠沒有合理的利潤空間,只能靠低價活著,僅僅能收回人工費。”小吳說。
“雖然質量差,但是銷量很好。”小吳在這行了解到不少門道,“我看了網店的介紹,網上也確實沒騙人,因為壓根沒提用的是什么牌子的零部件。”小吳表示。
記者多次嘗試聯系采訪中路股份,但至發稿時,未獲回應。
“以前永久自行車用的管料都是厚質鋼管,非常堅固,一輛車可以騎十幾年,現在的材質完全不一樣了。”家住靜安的60后朱先生回憶道。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