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鄔霽霞
4月29日,大豐實業發布了2019年年度報告,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1.41億元,同比增長19.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6億元,同比增長2.70%;擬每10股分紅1.2元(含稅)。
加大培育新業務 推進公司長期發展
大豐實業是國內專業從事文體科技裝備、數字藝術科技、軌道交通裝備等業務的高科技企業,始終堅持“強化核心業務”和“培育新業務”相結合的發展思路。2019年公司文體科技裝備營收18.85億元,同比增長15.92%;數字藝術科技營收8560.99萬元,同比增長9.69%;軌道交通裝備營收1.50億元,同比增長73.08%;其他營收1547.77萬元,同比增長496.23%。
去年,公司各項新業務有序推進。旗下子公司大豐軌交經歷幾年的扶持和培育,已經走上了高速發展的軌道,2019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47.35%。大豐數藝和大豐科技把裸眼3D、全息、5G等技術與AI智能控制集合,開始全面發力創意夜經濟。大豐傳媒正在向市場空間更為廣闊的多館合一的泛文化綜合體運營市場進行拓展。
同時,公司還積極參與杭州亞運會、北京冬奧會項目,成功承攬了杭州奧體中心、首鋼冰球館、冬奧訓練館等項目,2019年子公司大豐體育實現凈利潤4216萬元,同比增長230.54%。
加強技術創新 推動文體旅與科技融合
面對國家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中美貿易戰等不確定的外部環境,大豐實業加強回款力度,進一步提升經營性現金流,全面提升了企業的經營質量。2019年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60億元,同比增長75.03%。
作為國內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引領者,大豐實業積極推動前沿科技創新技術在文體旅行業的應用。重點加強創新技術集成開發和創意內容(IP)集成能力,全面利用定制化機械、數藝科技等創新優勢,整合AR/VR、5G等新技術應用創新。2019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共計7775.4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15%。
目前,公司已運用裸眼3D、全息成像、虛擬現實(VR/AR/MR)、5G、大數據、AI等前沿技術,結合創意內容(IP),打造了多個例如臨安苕溪項目和無錫拈花灣動態雕塑項目等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藝術生命力的科技和文化融合項目。
新基建帶來新機遇
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大豐實業營業收入為2.85億元,同比下降24.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850.06萬元,同比下降32.79%。但截止到2019年年底的已簽約未執行合同訂單穩步增長,為公司2020年業績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業內專家認為,由于疫情帶來的經濟增長壓力,2020年國家將加大對傳統基建和新基建的投資力度。大豐實業作為文體旅產業的基礎設施服務商(科技、內容IP、服務)和軌道交通設備提供商,可能會因此受益,市場需求可能會增加。
大豐實業表示,在政府將加大投資傳統基建和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公司將緊抓機遇,全面發力文體旅產業新消費經濟和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行業,加快新基建相關產業的布局和訂單獲取,努力實現業績提升。
(編輯 田冬)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