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主論壇開幕前,國內幾家頭部電影公司高管在休息室聚首。阿里影業總裁李捷在接受包括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內的媒體采訪時坦言,電影將不再是資本追逐的行業,市場變得理性。影院會趨向于進入院線的資產重組,內容公司出現優質人才回流大公司平臺,形成工作室機制、控股公司的機制,發行將出現頭部發行公司。“作為一家兼具內容+科技的影視公司,阿里影業希望借助技術的手段,將電影的影響力觸達給更多人,滿足觀影用戶的期待”。
“暫停鍵”
今年的春節檔原本是眾多電影公司翹首以盼的時刻,《唐人街探案3》《囧媽》《姜子牙》《奪冠》《緊急救援》《急先鋒》《熊出沒》七部電影構成“最強春節檔”。多家券商給予70億元左右的票房預期。其中,中金公司曾預計春節檔票房為69億元,同比增長17.0%。但疫情改變了電影人的美好念想。1月23日,包括《唐人街探案3》在內的七部電影宣布撤出春節檔,國內所有的影院同時也按下“暫停鍵”。
“一夜之間的反差是最痛苦的,前幾天還在想著電影票賣不過來,會不會出票系統出問題,但后面面臨退票退不過來了,那段時間壓力很大。”談及疫情影響,阿里影業總裁李捷不住地感慨。
阿里影業旗下的淘票票系國內電影票務巨頭,彼時的角色由賣票轉而為退票。李捷介紹,4月中旬前公司主要忙于退票,公司客服系統是國內體量最大的淘寶C端客服系統,但仍面臨撐不住的壓力。“因為要考核接通率,外面打進來電話要退票的接通率到了歷史的最高峰值,因為接不通用戶會有投訴的,要保證每個座席能接到,大多都是詢問退票的。”
醞釀變化
疫情帶來危機之后,行業回歸理性的看法正被廣泛認同,這亦為后續發展帶來機遇。
市場泡沫一度制約行業的有序發展。電影產業的泡沫自2014年形成,至2016年達到高峰。一組數據顯示,全國一度達到立項審批的電影公司有1500家至2000家,即300億元-400億元票房的市場對應1000多家內容供應方。電影行業自2018年開始加速去泡沫,眾多“熱錢”選擇退出。李捷直言電影肯定不再是資本追逐的行業,市場參與者都冷靜了。
經歷一輪陣痛之后,行業有喜亦有憂。李捷認為,真正想堅守做好內容、有資金實力、具備核心能力的業務公司會留下來,有投機心理的資本退出。因為疫情的影響,預計今年電影供應量比去年同期下降大概三分之二,一些非常有活力且創造型的內容公司將失去持續拍電影的能力。電影供應量下降會在明年體現出來,尤其明年暑期檔之后會出現斷檔情況。
“這次疫情之后中尾部的影城難以維系,我認為電影院行業一定會整合,已有一些大院線在談戰略合作。”李捷指出,優秀的制片人和創作者會回歸大公司,小的內容公司會減少,阿里影業未來也會考慮工作室的方式。疫情期間眾多發行公司出現轉行或退出,整合的趨勢非常明顯,未來有能力還繼續留在發行領域的公司大概就3家到5家。
內容+科技
成立初期的阿里影業發展處處碰壁。“2014年、2015年,我們一直在內容方面做嘗試,但那段時間很不順利。我們拍的片子是大陣容加大導演,但效果并不好。”李捷回憶互聯網團隊調進阿里影業后,內部有一次嚴肅的討論,重新思索公司的打法。“結論是最好的人才當時都在自己創業,阿里影業吸引不到特別一流的人才。但我們的長項是做平臺,有產品運營能力。所以當時確定先把淘票票并入到阿里影業,想把淘票票做成中國一流的票務平臺,第二步是宣發,第三步是做內容。”
時間驗證了當初的判斷。“我們用了三年時間,燈塔和云智分別在宣發和影院管理系統位列第一,淘票票在票務平臺位列第二。于是,整個行業里最好內容的人和團隊愿意和我們合作了,宣發和投資也找我們合作。去年我們是民營企業中參與電影投資獲得票房最高的一家公司,所有投資電影加起來票房超過100億元,占去年總票房的四分之一多一點。”李捷說。
阿里影業在內容投資層面戰略清晰。在海外,公司專注發現海外優質爆款電影,陸續參與出品了《一條狗的使命》《綠皮書》《海上鋼琴師》《何以為家》。而在國內市場,則主要參與重要檔期的頭部電影,并開始參與合制和自制。
今年6月,阿里影業任命李捷為阿里影業總裁。李捷提出了阿里影業是內容+科技公司,強調內容優先于科技。“我70%-80%的精力會放在內容制作和內容投資,這也是公司的戰略。”李捷透露,在科技上將繼續強化淘票票、宣發平臺燈塔、影院平臺云智的服務功能。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