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曹琦
近日,新元科技因收到深交所出具的定增審核問詢函,受到市場關注。
深交所關注到,截至2020年6月10日,發行人第一大股東江西國聯大成持有公司10.84%的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朱業勝及其一致行動人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19.69%的股份。請發行人補充說明國聯大成是否參與本次認購,如是,結合公司股權結構、董事的提名任免等,說明本次發行股份完成后是否導致控制權變更,以及朱業勝擬采取維持控制權穩定性的具體措施。
股權分散,不到一年的時間定增方案反復修改,第一大股東退出認購......新元科技定增項目為何一波三折?7月24日晚間,新元科技發公告回復。
數次調整定增方案
第一大股東退出
2019年8月31日,新元科技首次披露定增預案,擬募資5.5億元用于廢舊輪胎資源化循環再利用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該項目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青銅峽市,由新元科技子公司萬向新元(寧夏)智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實施,項目建設規模為年處理廢舊輪胎20萬噸,總投資金額為78,861.46萬元。公告顯示,發行對象不超過5名,包括符合條件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投資機構等。
今年3月14日,新元科技終止了上述2019年的定增預案,發布了2020年創業板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調整為擬募集資金不超過5.99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凈額將全部用于廢舊輪胎循環利用智慧工廠項目、服務于公司智慧+業務的5G智能專網應用技術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彼時,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特定對象為江西國聯大成實業有限公司、李俊茂、胡茂春、馬建林、馬姣、魏澤璇、王維、徐國仔、蔣勇、付嫦娥。全部特定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的股份。沒想到一個月后,新元科技又一次修改了定增預案,本次調整之后第一大股東江西國聯大成退出定增,服務于公司智慧+業務的5G智能專網應用技術研發項目不見蹤影。
2020年7月24日晚間,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新元科技公告稱,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后,朱業勝、曾維斌、姜承法合計控制公司14.99%的股份,由于國聯大成及其關聯方不參與本次認購,且本次發行設定單個認購對象及其一致行動人認購上限不超過2500萬股(含本數),發行完成后單個認購對象及其一致行動人認購比例不超過9.11%。同時,朱業勝擔任發行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曾維斌、姜承法擔任發行人董事、副總經理,其足以對發行人股東大會的決議、發行人的經營方針、決策和經營管理層的任免等事項施加重大影響,發行人經營決策權仍由實際控制人掌控,因此,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導致發行人實際控制權變更的風險較小。
定增方案數次調整,第一大股東江西國聯大成為何退出定增?對此,新元科技董秘秦璐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涉及定增的新規變化等原因,公司于2020年4月14日與江西國聯大成實業有限公司、李俊茂、胡茂春、馬建林、馬姣、魏澤璇、王維、徐國仔、蔣勇、付嫦娥簽署《股份認購協議之解除協議》。”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則透露,自新元科技今年年初被江西國聯大成收購,遷址江西撫州后,一直沒有項目落地江西,讓第一大股東江西國聯大成處境尷尬。“江西國聯大成有國資背景,入股新元科技、注冊地遷移至江西......一方面是為了完成省里下達的上市任務,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公司有實實在在的項目落戶江西。江西國聯大成退出定增,可能與定增少了智慧+業務的5G智能專網應用技術研發項目有關。”
對此,新元科技董秘秦璐則表示:“公司一直在積極開展與當地政府的合作,公司作為參與方,以江西省數字經濟三年行動計劃為實施藍圖,承接了以5G技術為基礎的大數據平臺建設等項目。”同時,她表示,2020年1月16日,江西國聯大成以人民幣11.95元/股的價格協議受其公司原有股東所持有的部分無限售流通股共計19,438,540股;2020年2月18日至2020年2月19日,國聯大成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增持3,570,280股。均是國聯大成自主參股公司,不存在明股實債情況。
據了解,本次募投項目完全達產后將新增年產8萬噸炭黑、8萬噸裂解油及2.4萬噸鋼絲產品,全部用于直接對外出售。項目成功運行后,年處理廢舊輪胎20萬噸,達產后年實現銷售收入50,690.27萬元、稅后利潤12,713.93萬元。“目前,廢舊輪胎循環利用智慧工廠項目已完成項目備案、環評、安評等程序,并取得了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紙審核合格證等,預計于2020年7月底前取得施工許可證。”新元科技董秘秦璐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今年上半年凈利潤924萬元
7月21日晚間,新元科技發布2020年中報業績稱,公司半年度營業收入1.7億元,同比減少24.7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24萬元,同比減少58.49%。變動原因為今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市場競爭環境,加之受疫情影響,公司及產業鏈上下游客戶復工延遲,各項業務開展進度放緩,項目實施未能如期進行,導致公司上半年收入減少。
資料顯示,新元科技主要面向橡膠輪胎行業提供工業智能化輸送配料系統及其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括上輔機系統、小料配料稱量系統、氣力輸送系統,用于輪胎橡膠行業的煉膠環節。從傳統煉膠設備制造商向跨行業智能裝備及行業機器人轉型,新元科技近年來完成了多項并購。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2017年12月,新元科技完成對清投智能的收購,進軍數字化智能裝備領域,擬實現從工業智能化裝備到數字化智能裝備的延伸和升級。
彼時,交易對方承諾,清投智能2017年扣非凈利潤不低于5500萬元;2018年不低于7000萬元;利潤補償期間(2017到2019年)3年累積不低于2.15億元。在完成2017年承諾后,清投智能2018年度扣非凈利潤為5177.03萬元,2019年扣非凈利潤增至6120.82萬元,業績不達標。2020年上半年,清投智能營業收入5519萬元,營業利潤241萬元、凈利潤170.7萬元。“若清投智能經營業績持續達不到預期,新元科技還將面臨商譽減值風險,進一步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江西財大投資系教授李思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因產品競爭環境變化及智能產品市場培育及開發需一定時間等因素,2018年、2019年清投智能未完成業績承諾,但清投智能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凈利潤從2017年的5,580萬元增至2019年的6,120.82萬元。同時從清投智能涉及的行業情況、收購后的整合情況及清投智能在手訂單看,清投智能競爭力與收購時并未發生重大變化。”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新元科技對外表示。
近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橡膠行業遭遇寒冬增速有所放緩,倒逼上游企業紛紛加快轉型步伐。“廢舊輪胎智慧工廠項目裂解產生的再生炭黑可以應用于公司下游輪胎廠商的輪胎制造,將推動‘新輪胎→廢舊輪胎→裂解炭黑→新輪胎’環保型循環產業鏈的發展,同時帶動公司業務在輪胎橡膠產業上下游的協同發展,對提升公司中長期價值,拓展成長空間具有重要意義。”新元科技董秘秦璐如是說。
(編輯 張明富 白寶玉)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