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衛新
隨著國內疫情陰霾逐漸散去,消費類市場逐漸恢復了往日“顧客盈門”的景象,相較一季度,零售企業二季度銷售數據也有了明顯好轉。
7月30日晚,蘇寧易購發布的2020年中期業績快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82.43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億元。二季度業績數據持續顯著改善,環比一季度,二季度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9億元。
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一季度受疫情防控期間人流量減少等影響,門店銷售受到了影響。不過好在公司前期有所積淀,全力加快線上業務及門店云化發展節奏,全力推進社群營銷、離店銷售和到家業務,二季度銷售有了大幅改善。
降本增效多措并舉“危中尋機”
疫情之初,受“返工延期、物流未恢復”等困擾,消費市場客流驟增,零售業經營面臨巨大挑戰。對于商家來說,面對“寒流”既要安撫好老客戶,又要想盡辦法讓更多新用戶觸達店面、實現銷售。
“在這樣的環境下,公司必須要明確一些方向性的工作,對于自身定位要更清晰。”采訪中,蘇寧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首先是降本增效,公司一方面審視店面租金水平,投入產出回報,調整了門店的策略,降低租金、調整面積的同時對低效門店進行了關閉。其次是考慮在疫情期間,如何提升到家業務與離店銷售的能力。疫情對用戶消費習慣產生了改變,我們也要因勢而變。”
據了解,上半年公司通過對家樂福原快揀倉的改造,“一小時達”業務實現了97%以上的準時率。618期間,家樂福到家業務全渠道銷售占比突破了15%。
“我們不僅僅是做快消品的到家業務,也基本上完成了電器和母嬰、百貨到家業務后臺體系的搭建,在818期間我們會全面推進全業態全場景到家業務的發展。”上述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蘇寧電器店、紅孩子店也充分利用機會積極開展離店銷售和社群銷售,線下銷售團隊對互聯網經營方式的理解和掌握有了較好的提升。
“尤其在后疫情階段,大家都會積極向互聯網運營發展。蘇寧除了在互聯網的直播、明星網紅及供應商的直播外,還在積極布局店播,通過互聯化的方式借助門店專業化的資源促進用戶逛店、體驗、購買。”采訪中,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
商務部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電子商務展現出強勁的活力和韌性,全國網絡零售額達5.15萬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連續4個月提升,6月當月增幅達18.6%。
對于零售企業來說,網絡零售成為了保證其銷售的穩定器。上半年蘇寧易購線上銷售規模同比增長20.19%,其中二季度線上銷售規模增幅高達27.11%,創近六個季度新高。
“包括阿里、京東、蘇寧在內都上線了自己的直播平臺,包括抖音、快手也都有電商直播的項目。因為疫情的因素,這些直播平臺在大眾眼前曝光率很高,但其實電商直播有了多年的積累,已形成相對而言比較成熟的發展機制,我相信未來幾年像直播這種新興的發展模式,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展空間。”易觀分析師陳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加速開放布局零售下半場
自1990年成立至今蘇寧已走過30個年頭,提及下一個十年的發展戰略,上述負責人表示,“蘇寧是一家零售商,但是更應該成為一家以科技為支撐,以供應鏈和物流開放作為特征的零售服務商。在2010年左右,公司在互聯網轉型時提出要成為零售商,更要做零售服務商。在過去,蘇寧的能力可能并不完全具備,但在今天來看,成為零售服務商是蘇寧下一步要發展的第一個戰略。”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蘇寧將未來十年定義為“場景零售服務十年”,全面升級為零售服務商,專注好服務。未來十年,依托B2S2B2C模式和一盤貨原則,蘇寧將全面進入云供應鏈時代,將自營產品深度定制單品比例提升至25%,強化覆蓋和響應效率。對于更廣泛的產品,則采用開放平臺模式,撮合上下游的匹配及履約的全鏈路管理,幫助品牌方有機會實現整體的一盤貨。
“從戰略的角度來看,通過賦能的方式發展更多合作伙伴,支持他們在商品和物流方面獲得差異化的優勢降低成本,而反過來他們也能為蘇寧帶來更多流量的,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從N到1。”上述負責人表示。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僅在物流運營方面,截至2020年6月份蘇寧易購在44個城市投入運營58個物流基地。上半年,蘇寧物流推進終端網點的合伙人機制,賦能末端物流節點,提高運營效率。同時,聚焦倉配一體服務加大對外開放,合作伙伴覆蓋家電3C、家居家裝、生鮮、百貨、母嬰、健身器材等多個品類,截至6月底外部業務開放總面積同比增長77.77%。
依據蘇寧新十年戰略規劃,公司還將進一步夯實物流基礎建設,在核心經濟帶完成2000萬平方倉儲基礎設施布局。針對合作伙伴們,蘇寧也公布了一項福利舉措——未來三年,在滿足一定周轉效率的前提下,蘇寧將減免倉儲存量費,并追加各項政策扶持。
“發力零售業態創新,從家電3C、百貨購物中心、蘇寧小店、家樂福等超市業態,蘇寧算得上是國內業態最全面的一家零售企業。同時,蘇寧也有自己的金融體系、物流體系以及技術優勢,這些可以說都是公司的優勢。”百聯咨詢創始人、私域電商研究中心主任莊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辯證地看多業態的優勢,如果把握不好有可能也會變成劣勢,因此如何發揮好這些優勢幫助其更好地成長是公司需要重點考慮的事。
“隨著中國互聯網發展進入到新的階段,對公司來說不再意味著簡單轉型成為線上零售商以及規模如何增長,而是更應該考慮下一步的發展戰略是什么,如何走出有蘇寧特色的發展道路。”對于新十年的發展規劃,上述負責人表示很有信心。
(編輯 于德良)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