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晚間,*ST夢舟發布公告稱,蕪湖市楚恒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楚恒投資)向公司除楚恒投資外的全體流通股東進行部分要約收購。目前,要約收購期限已經屆滿,經初步核實,預受要約的實際股數不足2.25億股,本次要約收購失敗。
據悉,要約收購期限自今年6月5日起至8月3日止,預定收購的股份數量占*ST夢舟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2.70%,要約價格為1.20元/股。
公告顯示,因相關手續未能及時辦理完畢,經*ST夢舟申請,公司股票于8月5日繼續停牌一個交易日,并將在要約收購結果公告當天復牌。
8月4日晚間,*ST夢舟董事長宋志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事是由蕪湖政府部門在主導,是為了幫助企業紓困,目前在等待有關政府部門的進一步通知。
意味著股東看好股價?
今年5月初,《每日經濟新聞》就曾報道,安徽富豪李厚文關聯公司楚恒投資大舉買入*ST夢舟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彼時,*ST夢舟方面表示,公司和楚恒投資未有任何接觸,不知其增持股票目的。
到了5月底,*ST夢舟公告稱,楚恒投資決定以部分要約收購方式增持公司股份,預定收購2.25億股,占總股比的12.70%。要約收購完成后,楚恒投資預計將持有上市公司15%的股份。但若預受要約的實際股數不足2.25億股,則此次要約不生效。
對于此舉,楚恒投資當時稱是協助*ST夢舟梳理業務、實現脫困,不以終止公司上市地位為目的。
不過,投行文藝馥欣的創始人阮超在當時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ST夢舟來說,影視行業暫時還沒有看到趨勢性反轉的機會,整體切割并回歸銅主業是正確的選擇,但楚恒投資的要約收購不一定能達到目的。
根據7月30日公告披露,截至7月29日,預受要約的股份數量合計741.22萬股。8月4日晚間,*ST夢舟《2020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楚恒投資期末持股數量為4072.61萬股,持股比例為2.30%。
8月4日晚間,阮超表示,當時自己不看好,是因為要約本身不能達到維持股價的作用,只能拖延時間。但*ST夢舟等來了一個活躍的市場,應該說暫時脫離了危險。要約失敗對*ST夢舟是好事,意味著股東看好股價,也就達到了將股價維持在1元以上的目的。
歸母凈利潤扭虧為盈
*ST夢舟《2020年半年度報告》還顯示,今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約為16.37億元,同比下降10.0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扭虧為盈,盈利約6110萬元,而去年同期凈虧損約1009萬元。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為銅加工業務:包括銅及銅合金板材、輻照交聯電纜、特種電纜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應用于汽車電子、消費電子、汽車線束、通訊裝備及5G、智能終端等行業。
半年報稱,公司戰略重心是繼續深耕銅加工業務,通過淘汰落后產能,調整產業結構向銅及銅合金新材料方向發展。2020年上半年,公司高精帶產品生產和銷售總量較去年同期增長3.1%、2.1%。
早在7月13日業績預告中,*ST夢舟就解釋,因為子公司鑫古河金屬(無錫)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古河)取得征收補償收入。同時,銅加工板塊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品結構調整,提高盈利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5月26日,*ST夢舟召開2019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受讓公司控股子公司鑫古河金屬(無錫)有限公司剩余40%股權的議案》,將鑫古河全資控股。
對此,*ST夢舟方面解釋稱,此次交易是公司回歸銅加工主業及持續深耕高精密度銅帶領域的重要舉措之一,鑫古河和公司控股子公司鑫科銅業在業務和技術上將進一步產生互補和協同效應。
半年報顯示,鑫古河總資產為5.0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4.61億元,半年內營業收入為2.60億元。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