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馬宇薇
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腹地,億利潔能(600277)建設運維了一座占地7萬畝、搭建230多萬塊光伏板的710兆瓦發電站。該電站除了發電,還將光伏支架挑高在3米以上,形成“棚”狀,并在“棚”下開展種養殖業務,利用“光伏板遮光擋風,種養殖治沙改土”,形成了復合生態與循環經濟一體化立體光伏發電的模式。
億利潔能從事沙漠治理和生態建設三十多年,充分利用生態治理成果,打造出“庫布其光伏治沙”“冬奧迎賓光伏廊道”“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等產業案例,在實踐中形成了“短期生態收益、中期土地收益和長期的綠色產業、生態科技服務收益”的回報機制,已經成為當下生態環保產業發展中最值得復制推廣的模式之一。與此同時,億利潔能也在積極探索清潔能源新技術,為國家“十四五”時期綠色發展積極準備。
在此之際,《證券日報》記者走進億利潔能生態光伏發電產業園區,切身感受新能源產業帶來的“經濟+生態”協同發展的顯著效益。
“三位一體”模式提供產業扶貧樣板
在庫布其沙漠億利治理區內,放眼望去一片碧藍,沙漠光伏帶來的視覺沖擊非常震撼。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產業園區除板上發電外,一排排光伏板下,種植著優良的甘草、牧草及地被植物,板間則養殖著地蹼和蘆花雞。億利公益基金會秘書長賀鵬飛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道:“這樣做是為了較大的提升土地單位面積經濟附加值和社會效益以及扶貧效益。依托于這樣的模式,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三大產業的協同發展。同時,我們也總結了前期的經驗和不足,在后期的建設過程中將光伏發電板的間距進行調整,并對發電板進行挑高建設。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加大種植規模,另一方面可以實現機械化作業。從立體經濟的角度來講,目前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效。”
(億利潔能生態光伏發電產業園區,攝影/馬宇薇)
億利庫布其生態光伏發電站站長李飛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道:“光伏板遮光擋風,可以有效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同時,板下種植采用微噴、膜下滴灌、滲灌等節水技術,最大程度節約了地下水資源,比常規沙漠種植及灌溉模式節約用水90%以上,提高植物成活率30%以上,有效實施了土壤修復。”
目前,億利潔能“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下養殖”的模式已引起廣泛的關注。億利潔能生態光伏總經理張永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這種模式下,蒙西電網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了2%,治沙面積達7萬畝,每年實現銷售收入8億元(含稅)。同時,我們培訓當地建檔在冊貧困人員,讓他們參與電站日常運維,實現了脫貧致富不返貧,可以為我國在荒漠化地區開展產業扶貧和生態修復提供參考樣本。”
賀鵬飛說道:“除了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板下養殖這種‘三合一’的模式,億利集團之后還將繼續引入治沙改土、產業扶貧和工業旅游,打造‘光伏+’的立體化新型產業模式,讓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民生效益、經濟效益全面開花。”
生態光伏項目踐行國家新能源戰略
借助庫布其沙漠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再加上庫布其沙漠未利用的土地資源以及光伏發電可以實現就地消納,億利潔能先行規劃100萬千瓦光伏治沙示范項目。截至目前,已經建成光伏71萬千瓦,完成投資50億元,治沙面積7萬畝,年發電量約12.5億度。生產經營期內持續幫扶57戶貧困戶脫貧、增收、防返貧。
從億利潔能發布的定期報告中可以看到,光伏發電業務的多重收益也使得其毛利率穩定在70%左右,在同類型上市公司中屬于佼佼者。
張永春說道:“光伏項目代表新能源的未來,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引領下,很多企業被吸引到庫布其這個平臺上來。正泰集團、中廣核、大唐國際先后與億利聯手,共同推進生態光伏發電等綜合項目。目前,我們又在庫布其沙漠規劃上報更大規模的光伏治沙生態鏈項目,尋求國家的政策扶持,并在國家‘十四五’‘西電東送’和‘北電南送’戰略中突顯新能源和治沙產業雙向加速驅動。”
防沙治沙成效彰顯企業責任擔當
在億利庫布其生態示范區里,沙地柏種植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植字格外醒目,庫布其治沙人以這樣獨特的方式銘記著將漫漫黃沙改造為“綠色銀行”的艱辛歷程。
2019年,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庫布其億利生態示范區舉行。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中國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荒漠化防治取得顯著成效,庫布其沙漠治理為國際社會治理環境生態、落實2030年議程提供了中國經驗。
庫布其治沙帶頭人、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表示:“億利堅持治沙,堅持做生態,至少實現了三個回報:一是‘綠水青山’的回報,也就是生態回報。庫布其沙漠成為了全球治沙的成功典范,扼制住了京津冀的沙塵暴,恢復了生物多樣性。二是‘金山銀山’的回報,也就是經濟回報。億利發展起幾百億的綠色產業,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就業。三是‘綠富同興’的回報,也就是社會回報。億利帶動周邊沙區10多萬人脫貧受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積極努力。”
據聯合國環境署發布的《中國庫布其生態財富評估報告》顯示,30年來,億利集團在庫布其沙漠共計修復綠化沙漠面積900多萬畝,固碳1540萬噸,涵養水源243.76億立方米,釋放氧氣1830萬噸,生物多樣性保護產生價值3.49億元,創造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80%是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帶動當地民眾脫貧超過10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100多萬人次。
張永春介紹道,1G瓦太陽能治沙示范項目全部建成后,預計每年可發電25.5億度,每年可以節約標準煤約44萬噸,減排CO2約116.1萬噸、SO2約3.9萬噸、氮氧化物約1.9萬噸、粉塵約34.7萬噸。
億利集團聚焦生態,讓庫布其沙漠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被聯合國確定為全球第一個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為世界提供了荒漠化治理與經濟發展協同并進的中國樣本。
(編輯 喬川川)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