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重組又現大動作。太鋼不銹8月21日午間公告,當日上午,持有公司控股股東太鋼集團100%股權的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與由國務院國資委全資擁有的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寶武)簽署《股權無償劃轉協議》,山西國資運營公司將向中國寶武無償劃轉其持有的太鋼集團51%股權。
本次劃轉完成后,中國寶武將通過太鋼集團間接控制太鋼不銹62.70%的股份,太鋼不銹實際控制人將由山西省國資委變更為國務院國資委。至此,中國寶武向實現“億噸寶武”戰略和“全球鋼鐵業引領者”的目標又邁進一步。
“可以預料,鋼鐵、煤炭行業重組仍是今后兩年的重頭戲。”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在鋼鐵行業重組中,中國寶武作為國資委選定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在未來一兩年還將繼續牽頭行業重組。”
邁向“億噸寶武”
8月21日,山西省政府與中國寶武在太原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日,山西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與中國寶武簽署太鋼集團股權劃轉協議,推進太鋼集團與中國寶武的聯合重組。
中國寶武由原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和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聯合重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2019年,中國寶武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實現鋼產量9546萬噸,營業總收入5522億元,利潤總額345.3億元。
太鋼集團是全球不銹鋼行業領軍企業,具備年產1294萬噸鋼(其中450萬噸為不銹鋼)的生產能力,生產不銹鋼、碳鋼和復合板材三大系列產品。太鋼集團2019年資產總額1284.7億元,實現粗鋼產量1086萬噸,營業收入797億元,利潤總額35.13億元。
中國寶武官網顯示,鋼鐵產業是中國寶武資產密集沉淀的領域,是集團承擔國家產業責任的主要載體,也是中國寶武從產業經營向資本經營轉變的首選對象。中國寶武的鋼鐵業板塊主要包括碳鋼和不銹鋼兩大系列,由寶鋼股份、馬鋼集團、八一鋼鐵、韶關鋼鐵、鄂城鋼鐵、寶鋼德盛、寧波寶新組成。
發展戰略方面,中國寶武以“億噸寶武”為目標,通過聯合重組、產業基金等方式,實現總量規模的擴張,以此提高公司的行業話語權和綜合競爭力,提升行業集中度,從根本上解決重復建設、無序競爭等問題,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鋼鐵生態圈。
中國寶武表示,本次重組后,中國寶武將加快實現“億噸寶武”戰略和“全球鋼鐵業引領者”的愿景目標。太鋼集團力爭5年內建設成為中國寶武不銹鋼產業一體化運營的旗艦平臺公司、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不銹鋼全產業鏈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寶武于今年6月底間接入主西藏礦業。由于西藏礦業的鉻鐵礦是冶煉不銹鋼的重要原料,在助力太鋼發展不銹鋼產業方面,中國寶武具備一定資源配置優勢。
寶武牽頭鋼鐵行業重組
“從國際經驗來看,發達國家的鋼鐵行業普遍是前三名公司占全國產量的60%,中國的這一比例目前只有30%多,行業集中度還不夠。因此,未來我國的鋼鐵行業還將繼續向消除無序及同質化競爭、做大規模做強做優的方向發展。”李錦認為,“寶武重組太鋼,意味著行業整合又向前跨進一步。未來一兩年,中國寶武還將繼續牽頭國內鋼鐵行業的重組整合。”
近年來,中國寶武在鋼鐵行業的重組動作頻頻。2019年9月,中國寶武與馬鋼集團實施聯合重組。馬鋼擁有獨具特色的“輪軸+板帶+長材”產品結構,是全球最大的火車車輪生產基地。“本次寶武通過無償劃轉重組太鋼,是對去年馬鋼重組模式的復制。”李錦表示。
下一步,中國的鋼鐵行業還有哪些整合空間?李錦認為:“未來,中國鋼鐵行業或將出現‘三足鼎立’的格局:東北地區以鞍鋼為主;華北地區是河鋼和首鋼,業內認為這兩家公司具有重組意義,但在具體實施上還有一些問題和矛盾有待消除,未來能否推進仍是未知數;中國寶武作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繼收購山西的太鋼集團后,接下來不排除重組重慶、山東等地區的鋼鐵企業的可能性。”
“當然,行業資源未必都能進入‘三大巨頭’的版圖。”李錦補充道,中國鋼鐵產業在東北和華北地區占比較大,隨著中國寶武重組步伐的加快,首鋼、河鋼和鞍鋼的重組機會將越來越少,這種壓力或加速東北和華北地區的鋼鐵企業重組進程。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