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晚間,恒騰網絡公告稱,公司通過配發及發行股份及認購股權方式全資收購儒意影業,總代價約72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為62.34億元)。
27日,恒騰網絡報收0.36港元,漲幅9.09%,盤中最高上漲超27%。
恒騰網絡主營業務為家具定制、家電配套、陽臺布藝、軟裝飾品、軟裝工程及廚房用品等產品的線上化銷售,可以說是一家標準的傳統制造企業。其背后站著恒大集團和騰訊控股。目前恒騰網絡最大的股東為中國恒大集團,持股比例達55.64%;第二大股東為騰訊控股,持股比例為19.32%。
對于恒騰網絡來說,此次跨界收購除了看中儒意影業的制片能力外,更將目光放在儒意影業旗下流媒體平臺南瓜電影上。
幾經騰挪恒騰“如意”
儒意影業是影視行業老牌制片方,擁有視頻平臺“南瓜電影”,其創始人柯利明是圈內知名制片人、投資人。公司代表作品包括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縫紉機樂隊》、《情圣》等,以及電視劇《北平無戰事》、《瑯琊榜》、《羋月傳》等。截至目前,儒意影業已先后孵化了上百部影視版權,投資制作了20多部電視劇和10多部電影作品。
事實上,儒意影業與資本市場淵源頗深。2014年8月,*ST富控前身中技控股重組,就擬以15億元募資收購儒意影業100%股權。當時,儒意影業由柯久明(持股80%)和柯利明(持股20%)兩兄弟共同控制。但該方案于2015年6月遭證監會否決。
三個月后,2015年9月,天神娛樂參與設立的并購基金擬以13.23億元現金收購儒意影業49%股權。在這筆交易中,儒意影業的估值達27億元。不到一年時間,天神娛樂又將儒意影業49%股權以16.17億元賣給上海達禹資產管理中心。不久后,天神娛樂又稱買家變成了厚揚載弘基金,儒意影業估值當時已經達到33億元。
2018年9月20日晚間,吉翔股份出資5000萬元以增資或份額轉讓的形式參與厚揚載弘基金份額,成為厚揚載弘基金的有限合伙人。厚揚載弘基金的主要投資標的就是儒意影業49%股權。
幾經騰挪,儒意影業終被恒騰網絡收入囊中。根據披露,發行股份及股權認購完成后,柯利明將擁有恒騰網絡298.86億股股份,為股權占比達27%的第二大股東,而恒大集團和騰訊控股持股比例攤薄至40.62%及14.1%。
三年15億元的業績對賭
這場代價72億港元的收購并不是一次交易,而是以“股份+認購權證”的方式分三年完成。
一方面,恒騰網絡將發行約115.43億股新股,支付部分代價,以0.3港元的發行價計算,這部分股權約為34.63億港元。
另一方面,則是認購權證業績對賭。根據披露,恒騰網絡擬發行約183.43億股股權,占恒騰網絡已發行股本約22.7%,發行攤薄后的16.57%。這些股權將分三批發行,每批均約為61.14億股。
按照約定,如果儒意影業2021財年、2022財年、2023財年,實現歸屬于股東凈利潤分別達到4億元、5億元、6億元以上,那么儒意影業管理層可以分三次以0.096港元的價格,每一次均認購約61.14億股公司股權。
即便是前兩年(2021財年、2022財年)儒意影業業績承諾沒有達標,但三年內只要實現歸屬于股東凈利潤合計超過15億元,那么儒意影業管理層依舊可以認購對應股權。
如果儒意影業管理層悉數認購了相應股權,那么恒騰網絡所得款項將約為17.61億港元。公告稱,這些款項擬用作一般企業用途。
“這次收購對儒意影業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目前影視行業集體寒冬,大部分公司處于冬眠狀態,恒騰網絡出手加速了儒意影業的復蘇,緩解公司現金流,給予公司更多的制片機會。對于優質公司而言,機會越多驚喜越大。”一位券商行業分析師表示,“但是三年實現15億元的凈利潤也不是小數,過去幾年中,A股影視類上市公司能達到這個標準的也屈指可數,即便是對柯利明來說,這一目標也是一種考驗了。”
意在流媒體
對于此次收購,恒騰網絡在公告中披露了三點原因:第一,投資制作電影和電視劇,有利于公司擴大業務,接觸更廣泛的潛在客戶;第二,儒意影業的內容可以為公司提供更多的廣告渠道;第三,公司可以開發流媒體平臺“南瓜電影”,與公司現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
南瓜電影是儒意影業旗下全資子公司,也是恒騰網絡最為看中的平臺。這一視頻播放平臺采用純付費、無廣告的運營模式,號稱要打造中國版的Netflix。
事實上,國內目前較為流行的流媒體平臺優愛騰(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均為免費模式主導,以廣告費用+會員收費為主要收入來源,而國際流媒體巨頭Netflix則采用純付費點播模式。
“很難說哪種模式更好,免費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吸引流量,但是對于平臺的收入并不友好,而付費模式目前還未在國內流行起來,市場空間仍有待觀察。”上述分析師表示,“Netflix也在近期開始嘗試‘免費內容+廣告收入’的播放模式,雙模式并存也并非不可能。”
但必須提出,徐崢、寧浩等多位導演持股的歡喜傳媒今年動作頻頻,亦發力流媒體平臺“歡喜首映”。
“流媒體新勢力正在崛起,他們出身于制片方,本身擁有創作優質內容的能力和自己的影視資源庫,在優質版權方面存在優勢,如果有資本加持就會有望快速成長起來。”上述分析師進一步表示。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