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鶴 實習生 馮雨瑤
國城礦業并購宇邦礦業一事正式收官。日前,國城礦業發布公告稱,赤峰宇邦礦業有限公司65%的股權已過戶至公司名下,并已取得變更后的營業執照,宇邦礦業成為公司控股子公司。
據了解,宇邦礦業擁有雙尖子山銀鉛礦采礦權和雙尖子山鉛鋅多金屬礦勘探權,銀、鉛、鋅資源豐富,其銀資源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七。
“收購宇邦礦業是國城礦業未來發展在資源戰略方面的重要布局,此舉不僅彌補了長期以來礦山產品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的不足,還即將完成從傳統鉛鋅礦企業到以貴金屬礦山為主的轉型。”談及此次并購,國城礦業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攬入大型銀礦
國城礦業并購宇邦礦業收官
“目前,公司礦產資源主要依托于內蒙古東升廟礦和鳳陽縣金鵬礦業,其主營業務均為鉛、鋅礦。其中,東礦因其資源儲量豐富、產量穩定且有進一步擴產的空間,未來的3年-5年,將繼續是公司的主力礦山,公司有擴大產能的計劃。”上述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作為一家礦業上市公司,國城礦業長期深耕有色金屬領域,主要產品為鉛精礦、鋅精礦、銅精礦等。按照公司此前的財報披露,公司的業績主要來源于有色金屬采選,去年上半年,有色金屬采選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70.88%。
近年來,基于對行業形勢的研判,國城礦業不斷調整戰略布局,在原有有色金屬采選及礦山綜合利用業務基礎上,開始向貴金屬領域挺進,“買礦”成為國城礦業入局貴金屬領域的首要工作。
2020年初,國城礦業開啟了對保有國內儲量最大的銀礦——宇邦礦業的并購之路,擬以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3.6億元收購宇邦礦業34%的股權。2020年7月份,國城礦業對收購方案做出調整,擬以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約9.80億元收購宇邦礦業65%的股權。
“宇邦礦業將成為國城礦業的主力礦山之一和主要的利潤貢獻者,國城礦業未來將躋身世界前五的礦山銀供應商。”上述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宇邦礦業現擁有2000噸/天的采選生產能力,目前正在技改擴建,預計2023年達到每年采選825萬噸的產能,年產銀精粉超過800金屬噸、鉛鋅金屬量超過10萬噸,按目前銀價每克5元價格測算,年產值超過30億元,稅后利潤在10億元以上。
入局白銀領域
擬向海外拓展國際業務
歷時長達一年之久,于國城礦業而言,收購宇邦礦業是公司布局貴金屬領域、聚焦白銀產業最為重要的一步棋。
“白銀下游工業用途廣泛,因其稀缺性、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對可見光的反射性,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同時,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興起以及中國光伏產業的穩步發展,電子電力、光伏、銀釬焊合金等領域成為白銀主要的下游需求,我們看好白銀市場的未來行情。”上述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進一步表示。
作為主要的貴金屬品種,事實上,白銀近些年在市場上受到的關注度不斷升溫。
尤其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下,白銀的消費需求已由傳統的貨幣和首飾工藝品方面,逐漸轉移至工業應用領域。
如在太陽能發電領域,蘭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白銀作為工業產品的需求量日益擴大,特別是隨著全球清潔能源的需求加大,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約束下,太陽能發電規模的擴大,對于白銀的需求逐步增加,研究公司CRU預計,到2025年太陽能發電量將增加近一倍;到2030年,該行業對白銀的需求將增加到8100萬盎司。”
白銀消費需求逐年上漲的同時,也為礦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轉型機遇。上述負責人表示:“國城礦業具有豐富的鉛鋅銀多金屬生產經驗,在此基礎上并購宇邦礦業,是對原有白銀產業的延伸和發展,既為宇邦礦業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同時也為國城礦業開拓白銀新領域,實現企業轉型,多元化經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未來,向海外重要的銀成礦帶拓展國際業務,努力打造滬深兩市白銀龍頭企業。”對于接下來的計劃,上述國城礦業相關負責人給出了方向。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