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當下,世界正處于百年汽車工業重新洗牌時,早已洞察未來趨勢的中國迎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智能汽車正在顛覆功能汽車,它比智能手機顛覆功能手機的影響范圍更大,對經濟社會的改變更加深刻,將改變對未來汽車的再認識”。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看來,未來的汽車是吸納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強大載體,是把綠色能源、智能電網連結在一起,新一代移動通訊相銜接的一個重要紐帶。
近日,“R品牌共創者生態大會”正式舉辦。本次大會上,上汽集團研發5年、投入200億元的“R-TECH高能智慧體”完成首秀。與此同時,R汽車家族新成員ES33也一并亮相。
“是咬了一口的遙遠‘蘋果’好,還是身邊新鮮的‘紅富士’更好呢?”面對鏡頭內外的全球用戶和投資人,上汽集團副總裁、乘用車公司總經理楊曉東鄭重發問。在他看來,智能手機已經沒有想象空間了,蘋果要形成完整的生態鏈,一定要往“行”的方面拓展它的業務。“蘋果要入駐汽車行業,概率應該比較大。而上汽就是要做特斯拉做不了的,或者說蘋果將要做的事情。”楊曉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R汽車搭建全球頂級朋友圈
無懼蘋果造車沖擊
過去百余年間,強機械屬性的汽車制造一直是傳統車企巨頭的游戲。但隨著新四化風口的來襲,汽車行業已不再是傳統主機廠的獨角戲。智能、科技成為每個傳統主機廠必答題。
如今,在推出全球首款5G智能純電SUV-MARVELR僅一個月后,R汽車家族新成員ES33交出了自己的答卷:“硬件可插可換可升級”,“軟件可買可賣可定義”,“電池可充可換可升級”。而實現這個,“R-TECH高能智慧體”是其最終答案。
“ES33匯聚了多項全球首發智能技術,突破以往,可以說是開了天眼。”楊曉東不無自豪地感嘆到。據其介紹,R-TECH高能智慧體是R汽車歷時5年,總投入超過200億元,集成了全球各項頂尖科技于一體“未來”物種,不僅有“天眼”,更有“悟性”。
據記者了解,R汽車全球首發量產了Luminar激光雷達解決方案。相較于常規的激光雷達,Luminar激光雷達能生成最精細的三維立體點云信息,使用符合人眼安全的1550納米光源,探測距離高達500米,能夠看得更遠、更清晰,對障礙物的識別精度更高。
此外,R汽車還將中國首發PREMIUM4D成像雷達。相較于常規的毫米波雷達,4D成像雷達具備兩大優勢:首先,在距離、速度、方向角的基礎之上,增加了“垂直分辨率”維度,具備普通毫米波雷達沒有的測高能力;其次,距離、速度、角度相比上一代毫米波雷達,精度提升了一個數量級,而且探測距離超過350米。
那么,PREMIUM4D成像雷達能夠精準到什么程度呢?“它可以探測到140米以外的可樂罐。”楊曉東補充道,中國區首發的4D成像雷達,加上全球首發量產的Luminar激光雷達,上述技術都源于全世界最頂尖的公司或機構。“如果他們不成功,我認為其他人成功的可能性不會在他們之上。
“天眼”之外,ES33的“悟性”則源于芯片。據介紹,R汽車將率先量產應用英偉達NVIDIADRIVEAGXOrinTM超強算力芯片,擁有500至1000+TOPS的算力,幫助人和車做出準確的判斷。真正實現了全天候、全場景、超視距的感知。
特斯拉曾出現“將卡車白色貨箱識別為天空”烏龍事件。對此,“R汽車不會再將前方卡車的白色貨箱與天空混為一談,更不會對幽暗狹長的隧道束手無策。無論身處‘中國式’復雜交通場景,還是遇到雨雪、濃霧等極端天氣場景,都能保障用戶從容應對。”楊曉東對記者表示。
楊曉東表示,目前特斯拉市值高達6000多億美元,它最不能忍受和忌憚的恰恰是蘋果更為高企的2萬億元市值。“蘋果有硬件、軟件、第三方開發者生態,全球有1700萬開發者,有自己的生態圈。將來蘋果造車,2萬億元市值必然搶走相當規模的用戶。與此同時,智能手機已經沒有想象空間了,蘋果要形成完整的生態鏈,一定要往‘行’的方面拓展它的業務。”基于上述兩點,楊曉東認為蘋果要入駐汽車行業,概率比較大。
“蘋果造車一定會帶來新變化,但R汽車不害怕蘋果。”楊曉東自信地表示。
從充電保障到電池安全
國產30萬元電動車再添猛將
一直以來,“充電焦慮”是用戶選購智能電動汽車的一大障礙,也是各家車企破局電動化,立植于用戶體驗的關鍵。楊曉東給出的答案是:加速建立“1公里快充生態”,保證中心城區的用戶在1公里范圍內便能找到R汽車APP接入的公共充電樁。
與特斯拉等車企放棄換電路線不同,為徹底打消用戶的續航焦慮與保值焦慮,并進一步降低購車門檻,R汽車還將落地2分鐘快速換電服務。此外,R汽車還將向用戶提供續航里程從600公里到1000公里的多種動力電池選項,以滿足不同消費者對續航與價格的需求與考量。
除此之外,“我們還在研討自動補給機器人的上門加電服務。未來這些都會一點一點來落實落地。不過,不可能明天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它有一個路線圖,R汽車愿意嘗試和探索這些新的服務模式,搭建智能補能生態。楊曉東表示,如果想實現上述構想,成本肯定是增加的。我們愿意為此增加一些成本。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鋰電池技術加速商業化,正在向著成本與性能平衡的方向發展,在技術迭代日益加速的當下,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石墨烯電池、空氣電池等多種電池技術路線百花齊放,那么誰將是下一代電池王者?
對此,楊曉東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固態鋰電池是一個發展的方向,但是真正要量產,個人判斷最樂觀的也要到2025年以后。”楊曉東稱,上汽在固態電池產業的投資,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都有相應的投入和布局。
性能提升的同時,安全性也不容小覷。據悉,R汽車基于航空級標準,能夠實現L0級別零熱失控管理,“電池包因電芯問題導致熱失控的概率無限趨近于零”。
在眾多黑科技加持之下,“這輛車的銷量可能會十分大,因為30萬元這個價位段有很大的需求量。我們的最終價格還要和用戶互動來決定,但就是那個價位段了。”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R汽車CEO俞經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會因為R汽車30萬元的高售價而擔憂銷量,真正需要擔心的是有沒有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從造型到智能駕駛到全棧解決方案,這些功能的持續往上升級,將見證R汽車真正是一個新物種,而不是做秀。
隨著特斯拉打響了汽車智能電動化革命的第一槍,中國造車新勢力雨后春筍般紛紛崛起,蘋果、百度、小米等科技公司也紛紛涉足造車。而面對著跨國車企與跨界巨頭盤踞的新戰場,作為新鮮的“中國紅富士”,R汽車正高舉科技創新大旗、箭已滿弦。
(編輯 喬川川)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