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要求,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所謂“卡脖子”問題,通常是指部分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除了人們比較熟知的電子、芯片領域,微球技術也在“卡脖子”清單之列,其對高端制造業的重要程度不亞于光刻機。
目前FDA已批準上市了十多種微球制劑產品,多個品種的全球銷售額已超過10億美元。由于技術壁壘較高、研發生產難度大,微球制劑技術主要被幾家國外藥企掌握,以強生、阿斯利康、禮來和日本武田為主,國內上市的只有亮丙瑞林微球和利培酮微球,且這兩個產品均未有國內企業通過一致性評價。
據leadleo統計顯示,全球微球制劑產品2017年銷售總額近65億美元,其中中國微球產品市場規模占比僅4.6%左右,遠未飽和,預計2024年中國市場規模可達到百億元級別。
國內微球制劑研發的“卡脖子”問題主要有幾方面原因。首先,工藝復雜,設備需要定制,生產設備需要在長期的生產中不斷試錯、改良。其次,我國相關人才缺乏,全球生產微球的藥企也屈指可數,挖人也難。再次是質量控制困難,粒度分布、載藥量、釋藥速率、突釋問題、無菌度以及殘留溶劑等,都是影響微球質量的因素,是需要長期摸索、試錯、積累、沉淀才能掌握的經驗科學訣竅,一般實驗室研究難以滿足商業化生產要求。最后,做好微球還需解決產能的問題、質量一致性的問題、給藥設備等一系列的問題。
新三板企業圣兆藥物是研發微球制劑產品線較多的企業之一,根據公司研報顯示,圣兆藥物在研微球產品包括:注射用利培酮微球(兩周制劑)、注射用亮丙瑞林微球(1月和3月制劑)、注射用曲普瑞林微球(1月和3月制劑)等,治療領域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精神疾病、惡性腫瘤等,預計相關產品或可在幾年內上市。
圣兆藥物總裁蔣朝軍博士曾主持開發3款長效緩釋制劑(利培酮微球、艾塞那肽微球、長效奧氮平)進入臨床,根據公司年報顯示,2019年90位研發人員中,有16位為博士,長效緩釋制劑研究中心總監有近10年復雜注射劑產業化研究經驗,另有6位研發骨干曾在CDE擔任新藥審評專家,匯聚了復雜注射劑領域中青代研發力量。截至2020H1公司專利數量為16個。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我國微球制劑研發起步較晚,但現在國內不少藥企都在奮起直追、緊跟國際。以綠葉制藥、麗珠制藥、齊魯制藥、圣兆藥物、石藥集團等為代表的本土藥企在加速布局微球制劑領域。在國內人才、資金、技術和政策等各方面不斷推動下,微球制劑的工業水平有望縮小差距,微球制劑的“卡脖子”困境可逐步緩解。(記者/李春蓮)
(編輯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