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永輝
截至4月8日,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報1525.77點,在最近一個發布周期內上漲了0.64%。
在4月2日至4月8日的發布周期內,海思科全球首款BTK-PROTAC抑制劑獲批臨床,有望成為firstinclass藥物,貝達藥業、東陽光等也有創新藥獲批臨床。目前,人民金融·創新藥指數的成分樣本共有805個。
6個創新藥臨近上市
人民金融·創新藥數據庫監測顯示,4月2日,真實生物抗病毒1類新藥阿茲夫定片的上市申請完成了生產現場檢查。
阿茲夫定片是真實生物自主研發的抗HIV雙靶點創新藥物,也是真實生物成立以來提交的首個新藥上市申請。該藥為國內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艾滋病毒口服藥物,獲得國家“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立項支持。2019年年中,藥審中心同意阿茲夫定以Ⅱ期臨床試驗結果提前申報上市。
通過了生產現場檢查,表明獲批上市的概率較高。不過,阿茲夫定仍處于補充資料的審評中,因此距離獲批上市或仍需一段時間。
除阿茲夫定片外,智飛生物的母牛分枝桿菌疫苗(結核感染人群用)、揚子江藥業的注射用磷酸左奧硝唑酯二鈉、百濟神州的帕米帕利膠囊、艾迪藥業的ACC007片、微芯生物的西格列他鈉等也已完成生產現場檢查,如進展順利,均有望在不遠的將來惠及患者。
海思科創新藥獲批臨床
4月7日,海思科發布公告,公司創新藥HSK29116散臨床試驗獲得批準,將開展復發難治B細胞淋巴瘤的臨床試驗。這是全球首個獲批臨床的BTK-PROTAC,有望成為firstinclass藥物。
近年來,新藥研究領域的新技術不斷涌現,無論是小分子、大分子,還是細胞治療、基因療法等都迎來了突破性進展,這些新技術為醫藥研發帶來一些革命性的變化。其中,蛋白水解靶向嵌合分子(PROTAC)技術被認為是挑戰“不可成藥”靶點的技術,正成為小分子藥物研發的新寵。
在國內,已布局PROTAC技術的公司已超10家,海思科作為第一家提交臨床申報的公司,屬于國內的PROTAC技術第一梯隊。至今已布局超過10個早期項目,提交專利30余項。
另外,開拓藥業的PROTAC-AR降解劑GT20029臨床試驗申請已于2021年2月獲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受理,用于雄激素性脫發和痤瘡的治療,這是全球首個基于PROTAC技術開發的外用AR降解劑;去年11月30日,亞盛醫藥與密西根大學達成協議,獲得基于PROTAC技術的MDM2蛋白降解劑的全球獨家權益,該臨床候選物已進入IND申報試驗階段。海和藥物、恒瑞醫藥、科倫藥業等國內創新藥企業也布局了PROTAC技術,相關研發的藥物基本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藥明康德、美迪西等CRO公司也在加大PROTAC技術的布局。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